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宛若长龙,腾跃在青山间。
春日十堰,万物竞发,城市建设也奏响奋进乐章。
4月25日,在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项目郧阳区段一标段施工现场,沥青摊铺机轰鸣前行,身后铺好的沥青路面如黑色绸带舒展延伸;排列整齐的路灯一路向东,工人们正借助升降车加紧调试……作为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项目的关键节点,郧阳区段一标段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即将迎来验收。
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项目是我市重点交通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拓展十堰城市空间、提高城市集聚效应、缓解市域交通压力,推动郧阳区至武当山特区沿线进入“半小时生活圈”。
拓展城市空间的“脊梁工程”
作为十堰“东进北拓”战略的开篇之作,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项目全长58公里,北起郧阳区茶店镇何家沟,一路向东南方向延伸,串联郧阳区、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开区、丹江口市及武当山特区六大组团。
“这条双向六车道的‘黄金通道’,不仅是连接高铁、机场、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枢纽,更是支撑城市空间拓展的‘脊梁工程’。”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刘小康说。
项目建成后,郧阳区至武当山特区的行车时间将由原来的90分钟缩短至30分钟。沿线还将串起高铁十堰东站、武当山机场等10余个重要枢纽节点,构建起“空、公、铁、水”四位一体的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道路中央分隔带预留了6米宽的轨道交通建设空间。这一前瞻性规划,为十堰未来交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建设攻坚提速多点突破
截至3月底,十堰向东发展快速通道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52亿元。目前,各标段建设呈现多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在郧阳区段,一标段综合管廊铺设与路面工程正同步推进,即将竣工验收。综合管廊内,各类管线规划有序,未来将容纳多种市政管线,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按照计划,郧阳区段预计今年底全线贯通。
中心城区段建设同样进展顺利。高铁十堰东站至武当山机场段16.4公里道路已顺利通车,剩余3.7公里路段正加快推进,计划年内实现主线贯通。
十堰经开区段的武当山机场东连接线已成功贯通。目前,当地正全力推进部分路段征迁工作等前期工作,为项目下一步大规模施工奠定基础。
在丹江口段,相关部门正对下穿汉十高铁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力求在保障高铁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推动快速通道项目顺利实施。
武当山段控制性桥梁工程及主线路基工程也在加速推进中。
十堰交通枢纽效应持续释放
面对复杂的建设难题,项目团队创新运用“BIM+GIS”智慧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进行三维建模,将建筑结构、设备管线等信息详细呈现,实现对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的可视化管理,实时掌握工程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计划,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推进。
“这条道路不仅是当下的交通要道,更是面向未来的‘城市走廊’。”刘小康介绍,项目配套建设的综合管廊已预留电力、通信等12类管线接口。未来,随着城市数字化进程加速,这些预留接口将为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道路两侧还规划了3米宽的自行车绿道和2米宽的人行道。这些慢行系统的规划,充分考虑市民休闲运动的需求,未来将与城市其他慢行系统无缝衔接,形成一张覆盖全城的慢行网络,为打造绿色、宜居城市添砖加瓦。
从汉江之滨到武当玄岳,这条绵延5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是城市版图扩张的见证,更是十堰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它将有力带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描绘十堰未来发展宏伟蓝图。(记者 潘世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