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市人大常委会对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政务

2025-05-10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熊丹青
【字体:

  2024年10月30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关于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报告》《关于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公共服务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2023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市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关于全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涉企案件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公益诉讼检察服务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半年时间过去,相关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如何?是否落实到位?

  4月28日,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市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进行了满意度测评。

  古城保护与利用方面,我市全面优化古城保护机制,将古城保护利用列入文旅融合、“三区”协同发展重点板块;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城墙保护修缮、推进“八一”军招置换、启动铁佛寺片区改造、推进管家巷二期建设、推进长门遗址公园二期建设、推进川惠酒店改造;全面加强资源活化利用,强化古城文物保护展示、推进历史建筑修复提升、实施闲置资产文创改造、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内涵;全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启动5A创建、优化旅游交通、创塑文旅场景;全面推进古城功能人口疏解,扎实推动古城内机关事业单位腾退、有力推动古城内教育机构转迁、有效推进古城内医疗机构疏解;全力破解资金瓶颈问题,积极立项争资、加大招商引资,“政府引导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金融+社会资金”的古城保护利用资金投入模式正在加速构建。

  居家和社区养老公共服务方面,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共有213个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各类养老床位4.9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70.8%,中心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62.14%,较2024年第三季度增加了2700张床位,护理型床位同比增加1372张,助餐服务覆盖率同比增加12.98%,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供给持续增加。在推进落实中,强化体制机制保障,统筹实施民生实事,启动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发展助餐服务多元网络;强化优质服务供给,强化养老服务用房保障,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深化医养康养融合;强化养老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争取省级培训基地,发放养老护理员入职补贴。

  国有资产管理方面,落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加大国有资产管理力度,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深化国有“三资”盘活,建立健全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有序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资本战略性投资,优化国有金融企业管理体制,扎实开展自然资源清查评估,有序实施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积极探索详细规划编制新模式,组织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落实“建立公物仓管理机制,提高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坚持制度化推进、台账式监管,完善资产数据管控机制,持续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持续加强资产与预算衔接管理,完善资产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市直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资产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与问题整改机制。落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报告质量,落实落细国有资产报告制度”,夯实基础提升报告实效性,加强数据集采力度,加强数据管理力度,加强数据分析力度,强化监督提高报告针对性,加强平台监督、重点监督、联合监督、整改监督。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坚持分类施策,企业培育见行见效,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梳理出企业成长需求,“一企一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在骨干企业培育方面,遴选出40家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建筑企业,由市“四大家”领导及市、县两级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联系包保,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遴选出52家专业承包企业,提请省住建厅给予定向政策扶持,在招引企业方面,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企业共上报建筑业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9.2%。坚持对症下药,发展环境向好向优,针对企业反映的政策供给不足的问题,聚焦培育建筑业全产业链制定16条具体措施,针对企业反映融资能力不足、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全市18家金融机构共提供224个金融产品,针对企业反映的环保管控政策不够精细的问题,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引导项目工地提升扬尘治理水平,针对企业反映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开发襄阳市建筑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坚持品质引领,宜居工程提质提标,完善建筑标准体系,推广应用关键技术,加快试点项目建设。坚持标本兼治,行业监管走深走实,开展预拌混凝土资质动态核查,开展“挂证”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房建市政领域招投标突出问题攻坚行动。

  涉企案件执行方面,高度重视,提高站位,全面部署审议意见研究处理工作,将“强化善意文明理念,倾力做好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列为《全市法院2025年执行工作要点》 重要内容,印发《关于为全市“两资三能”工程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十条措施》;突出重点,协同推进,务实有效推动涉企案件执行工作,完善“立、审、执”协作配合机制,用足用好强制执行措施,进一步探索推广“执破融合”;数智赋能,加强队建,全面提升涉企案件执行工作水平,深入推进执行工作信息化,扎实推进终本案件长效管理,持续完善内部监督,主动接受外部监督,做实涉企案件评估。

  公益诉讼检察服务汉江流域综合治理方面,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切实履行检察职责进一步提高服务汉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水平,共办理涉汉江流域综合治理案件227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09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8件,老河口市检察院办理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民主党派“益心为公”志愿者参与辅助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办案典型案例。

  开展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是强化跟踪监督力度、增强人大监督质效的有力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和测评结果一同转交有关部门研究处理,通过持续不断的跟踪督办,切实提升办理质效,提高办理满意度,提升群众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