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开展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活动20场,近260家企业踊跃参与并达成合作意向。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四上”企业调研服务中反映的“市场难拓、订单难找、成本难降”等诉求堵点,聚焦重点企业采购需求、重大项目建设需求、链上企业配套需求,谋划实施“襄品工推·十链百场千企”供需对接活动,点对点、小切口帮助企业找订单、稳预期。
据统计,在目前已经举行的20场工业企业供需对接活动中,装备制造产业8场、汽车产业3场、纺织服装产业2场、磷化工和医药产业各1场,谷城县、宜城市、襄州区、保康县、东津新区各1场,有效推动企业稳产扩能、项目达产释能、产业强链聚能。
用电成本较高是困扰我市众多工业企业的一大难题。为此,市经信局精准施策,以宜城火电厂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火电产能、用电价格及相关政策,4月24日,联合宜城市科经局举办市场化用电供需专场洽谈会,组织嘉施利(宜城)化肥有限公司、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等20家用电大户与湖北能源集团售电有限公司开展“一对一”交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和用电量,量身定制代理购电服务。
这一举措实现了多方共赢,企业用电成本显著降低。以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为例,今年预计减少用电成本100万元。同时,宜城火电厂产能也加快释放,4月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22%。
在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方面,对外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市经信局先后组织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纳米、湖北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亮相埃中商务论坛;邀请东风日产襄阳工厂、程力新富襄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专用车企业参加线上中阿贸易项目视频会,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组织低空装备企业参加湖北低空产业联盟举办的低空经济展,促成襄阳宏伟航空器有限责任公司与省内无人机制造企业对接,加快推动无人机伞降装备量产;推动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与广州某服饰公司就每年36万件T恤订单进行洽谈等。
对内则深耕本土市场,挖掘产销潜力,创新性推出2025“襄机联动”“襄车协同”“襄遇襄织”等系列活动。
“襄机联动”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先进适用装备推广,首场智能粮机专场对接活动吸引众多企业深入交流。截至目前“襄机联动”活动已开展线上线下推广活动6期,共吸引63家企业参与对接,促成企业间达成产销和银企合作1.2亿元左右。同时,加强智能制造产品推介,已梳理本地智能制造软硬件产品268个,形成智能制造本地供应商图谱手册,向智能化改造项目方发放。
“襄车协同”已开展3场对接活动,持续加快汽车产业本地化协同。对接联系东风汽车股份商品研发院研发支持中心,力促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HV9项目本地零部件配套。同时,梳理东风纳米国产化替代需求和本地供应商清单,推动湖北航天化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东风纳米完成对接,力促车身覆膜、附着力检测胶带等产品进入东风纳米供应体系。
在纺织服装领域,组织开展的“襄遇襄织”功能性面料产销对接活动,推动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风研发总院在车用玄武岩防火布等方面达成合作开发意向,与稳健医疗在医疗防护用无纺布、外科骨骼等领域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