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襄阳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项目和群众 推动“两资三能”工程走深走实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政务

2025-05-23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韩犁夫
【字体:

  奔走于企业之间,他们是纾困解难的“助推器”;辗转于施工现场,他们是项目建设的“服务员”;置身于办公岗位,他们是爱岗敬业的“好榜样”……

  今年以来,我市锚定“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认真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各项工作部署,激励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群众,推动“两资三能”工程走深走实,让务本务实、真抓实干成为襄阳广大党员干部的鲜明底色。

  躬身入局为企业排忧解难

  “正是有了郑副总给我们想办法、出点子,我们的扩建项目才得以提前投产。他不要工资,办事效率高,比我这个正牌老总更靠谱!”南漳龙佰钛业扩建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

  项目负责人口中的郑副总,是南漳县政协办公室副秘书长郑安军。作为“挂职副总”,郑安军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一意为企业解难题、谋发展。

  前不久,在项目推进中,施工方不慎挖断一根电线,影响了周边用电。得知情况后,郑安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县供电公司和城关镇政府工作人员到场处理,不到3个小时就恢复了供电。

  今年以来,南漳县大力开展“企业一线行动”,精心挑选92名懂经济、善招商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挂职“企业副总”。入驻企业以来,挂职“企业副总”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要素保障问题102个,解决融资不便等问题31个,解决产销对接难等问题82个。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我市深入开展“四上”企业调研服务活动,一大批党员干部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躬身入局解难题,受到广大企业家的好评。

  博亚精工希望相关部门支持企业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智能成套设备产品。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在调研中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市经信局、襄阳正大集团、湖工大食品科技学院与企业开展对接,研究开发首台高端卤味预制菜自动化装备。在市经信局组织的“襄机联动”首场先进适用装备推广活动专场对接活动中,全市12家粮油和预制食品加工企业与博亚精工、天斌机械等粮机装备制造企业开展对接交流。

  宜城市国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主要为大型医疗机构提供物业服务。由于专业技能和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存在“招工难、留人难、管人难”的情况。市规上企业服务调研组了解情况后,迅速联合宜城市开展协调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在大型招聘会上设立宣传点位,协调人社部门将特殊工作岗位的人员培训纳入春季人力培训重点,助力企业面试新员工32人次。目前,培训人员已全部上岗,大大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

  据介绍,全市“四上”企业调研服务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下,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已为企业累计解决1198个问题。

  在招商引资中展现责任担当

  “我几乎每天都要去企业,帮忙解决问题。”谷城县镭纳新材料项目服务专员黄瑞说。

  镭纳新材料是谷城强链聚能的优质项目。为了拿下这个项目,谷城县招商团队带着量身定制的方案,前往江苏对接企业。经过认真研判,企业给了很高的评价:“谷城的招商伙伴很专业,对我们的技术优势、终端客户了解得很清楚,坚定了我们在谷城投资的信心。”

  从签约到开工,镭纳团队真切感受到了“谷城速度”:1天跑完多个部门,24小时拿到不动产权证。“在谷城,每个项目都有‘全生命周期流程图’,服务专员会跟进每一个流程,提醒企业每个步骤应该注意什么、递交哪些资料。”谷城县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得益于这种踏实勤勉的作风,今年一季度,谷城县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个,合同投资额158.58亿元,招商引资质效位居全市前列。

  招商引资不仅要有的放矢,也需要用心用情。

  “自回乡发展以来,枣阳干部对企业关怀备至,企业也依托枣阳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产业基础,实现了跨越式成长。”湖北妍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翠说。

  多年前,在外摸爬滚打多年的程翠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她心中既满怀憧憬,又担心回乡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然而,让程翠倍感温暖的是,项目从筹备到达产再到提能,枣阳市各部门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专业服务人员细致入微的指导与帮助,有力促进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程翠的亲身经历,让广大枣商对家乡干部的作风赞不绝口。在4月2日举办的“百强‘枣’进位 同心建支点”枣商回乡和返乡创业推介交流会上,10家商会50余名枣阳籍企业家齐聚一堂。枣阳市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对所有返乡创业、重点招商项目,枣阳市将成立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从项目签约到投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

  樊城区多次赴京对接,利用产业生态招商,成功打动中航工业,推动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商用飞机综合厂区项目落地开工。东津新区以“招商不打烊、服务不断档”的坚守,抢抓“五一”假期襄商返乡、外商出行的黄金窗口,全力推动项目洽谈与资源对接工作提质增效。

  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浇灌收获。今年以来,我市成立十大招商团队,由市“四大家”领导挂帅,依托资源招商、产业招商、乡情招商、环境招商等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处处留下了襄阳招商团队的辛勤足迹。

  今年一季度,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28个项目总投资726亿元。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资襄阳、扎根襄阳,为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尽心竭力办实事解民忧

  “没想到不用孩子奔波,在家门口就把事办成了!”近日,在老河口市民服务中心医保窗口,70岁的陈大爷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陈大爷的女儿在广州工作,即将到退休年龄,需办理职工医保退休手续。根据现行政策,老人本可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块线上办理,但因不熟悉智能操作,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窗口工作人员刘敏立即启动特殊服务预案,经过17次电话呼叫、3次信息核对联系上了陈大爷的女儿。通过视频连线,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陈大爷的女儿下载“鄂汇办”APP,准确填报相关信息和材料并成功缴费。一场跨越1300公里的医保代办服务,历时3小时25分钟完成。

  不仅襄阳人享受到了基层干部的贴心服务,外地游客也获得了公安干警的热情帮助。

  “我昨天把手机弄丢了,一整天都没吃饭。”5月3日晚上,一位老人走进樊城区火车站警务平台求助。

  原来,老人“五一”假期从上海来到襄阳旅游,在春秋寨游玩时手机滑落坠入山崖,没办法联系家人和朋友。用现金买了返程的车票后,老人身无分文,一整天也没吃上一口热饭。

  “您先吃饭,等会儿再乘车回家。”民警李晓军安慰完老人,买来一份晚餐。了解到老人所乘车次的时间,民警刘德柱也给老人买来泡面和矿泉水,供其乘车期间食用。

  “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襄阳人民的浓浓爱心!”看着一直陪自己聊天的民警和暖心的餐食,老人满含热泪。

  没有一流的社会环境,就没有一流的营商环境。

  襄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持之以恒锤炼过硬作风,增强能力本领,提升服务质效,以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为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营造了优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