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年增加值破3000亿元,武汉跻身全球科研城市20强

2019-03-10 10:29 来源: 湖北日报
调整字体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墨、通讯员阮聪)3月8日从武汉市科技工作会上获悉:去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20.56%。

  科技创新实力得到全球顶级科技期刊《自然》杂志的数据佐证。此前,《自然》增刊发布“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在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中国占10座,其中武汉位列全球第19位、中国第4位。

  该数据库追踪了82种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以分析150个国家9000家机构的科研产出,及其相互间的科研合作情况。

  而另据全球最大、覆盖学科最多的综合性学术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统计,在2000年至2013年间,武汉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指近十年来被引用频次排在前1%的论文)数量,增长超过500%,与德黑兰和广州相当。

  2016年,武汉在光电子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发投入达370亿元,且在逐年递增。

  作为全国大学数量多的城市,武汉将29个高校学科纳入“双一流”项目。在201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中,武汉占了两项,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罗俊院士团队测出国际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

  武汉市科技局介绍,作为创新能力的晴雨表之一,该市2018年发明申请29095件,发明专利授权8807件,平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去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6家,总量达到3536家,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再创历史新高。

  4年内省市每年投入100亿元 武汉加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墨、通讯员阮聪)3月8日,武汉市2019年科技工作会披露,至2022年,我省和该市将每年共同筹集10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重大装置、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园区和重大人才团队,打造一批“国之重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面向重大战略需求,武汉将统筹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科研力量,集成电磁能、光电子、微电子、地球空间信息、精密测量、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协同创新攻关,筹建国家实验室。

  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研发平台上,提升脉冲强磁场、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国家光电研究中心功能,加快精密重力测量、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设,并谋划建设作物表型组学、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磁阱型聚变中子源、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空天信息、脑科学、农业微生物、原子频标等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围绕“一芯驱动”和“三化大武汉”发展战略,存储器、航天产业、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四大国家基地,将撑起武汉高质量转型的新“四梁八柱”。

  据了解,目前武汉已建成脉冲强磁场装置,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成为中国首个正式投入运行的P4实验室,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大科学装置建设,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