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话题新闻

怀想,悠悠500年汉正街

2011-08-24 15:09我要评论
分享到: 6.02K
字号:T|T
(楚天都市报)

 

图为:汉正街在清末被称为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吸引了四方商旅,热闹繁华。

 

  密如蛛网的街巷,永远逛不完的店铺,熙熙攘攘看不到边的打货人,急需治理的火灾隐患……这,是如今人们对汉正街的印象。然而,您可知道,历史上,汉正街曾是“汉口之正街”,早在明末清初,就是中国最大的货物集散地。这里,曾活跃着淮盐富户、山陕巨贾、江浙豪客、本帮商人。而改革开放以来,它“买全国,卖全国”,曾一度执中国小商品市场之牛耳……

 

 

图为:清代宣统初年1909年汉正街沿河码头

 

  过去,汉正街是怎样的情景?汉正街有哪些行当、码头、老字号?让我们一同在发黄的老照片中,在老汉正街人的话语里,在寻访足迹的丈量下,将那逐渐淡淡的背影,静静寻找,深深怀念。

 

 

图为:上世纪70年代的“保寿硚”还有桥的影子

 

  足迹丈量古建筑,见证当年繁华

  谈汉正街的过去,从寻访汉正街的古迹开始。

 

  “当年的保寿桥、宝庆码头、木妻隐寺如今还在。”上周,54岁的城市地理爱好者周光宇给记者透露了这一信息,促使记者踏上寻访之旅。尽管出行前已经做了大量功课,但当记者上周日踏上汉正街丈量之旅时,还是大大感慨了一番,难怪老武汉人说“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说这里的街巷像迷宫,还真是一点不错。

 

  「汉正街寻源」西起硚口,东到集家嘴,过去,汉正街贯穿了汉口全镇。此外,汉水街、长堤街、三曙街、大夹街等众多小街小巷以汉正街为主脉,纵横连接,汉正街因此有“江湖连接,无地不通,一舟出门,万里唯意”之称。

 

  「保寿桥」周光宇告诉记者,市级保护文物、清代建造的石桥保寿桥就在保寿巷8号附近。记者从友谊南路拐进长堤街,但见二层民居一栋挨着一栋,如长蛇般蜿蜒曲折。好不容易找到全新街保寿巷的路口,走进逼仄的小路,顺着店面号牌一路寻找,却迟迟不见桥的踪迹。记者向路口一龚姓饰品店老板打听,老板向前一指:“喏,那里不就是。”说是桥,其实就是一段桥的栏杆,桥体上的麻石印着岁月的沧桑,“保寿硚”三个楷书红字清晰可见,如今,它成了店铺的门坎,不仔细看,早已融入了汉正街商圈的一部分。只有桥栏上一块瓷砖上新刻的铭文,告诉人们它过去的辉煌:建于康熙初年1662年,由于它是山陕会馆(西关帝庙)往后湖的必经之地,在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山陕水烟号商人集资加以重修……

  52岁的龚老板告诉记者,他家三代人都住在保寿巷。爷爷是当年在汉正街里走街串巷补锅的匠人,家人曾告诉他,这座桥是玉带河上连接汉口老城与郊区的通道,“除了保寿桥,还有燕山桥、多福桥、六渡桥等,只是,这桥从我做小伢时就冇得水了。”「木妻隐寺」穿过大夹街,记者来到满春街勤劳一街,一座黄色的建筑物撞进眼帘,木妻隐寺到了。

  踏进寺庙,偏殿中,法师们正在颂经,但觉梵声阵阵,木鱼声和磬声悠悠。木妻隐寺,这座始建于唐宋年间的寺庙,原名妻隐寺,原址名美人街。它是中国二十一丛林之一,是武汉市唯一的女众丛林(即弟子为尼姑的大型寺庙)。现在木妻隐寺的前身是“汉口佛教正信会”(简称佛教会),早在上世纪上半叶就是武汉赫赫有名的居士林场所。听周围居民介绍,木妻隐寺有“汉正街财神爷”之称,每逢初一、十五,这里喧嚣无比,通宵达旦地有人来烧香,连门外的路边都插满了祈福的香烛。

 

  「宝庆码头」宝庆码头还在,直到如今,这里的常住人口中,不少都是祖籍湖南。

 

  它的出现,要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湖南宝庆府盛产杉木、煤炭、土纸和笋子,一些宝庆人以杉木造船,然后载货顺水来到武汉,在汉江边靠岸就地卖货物,船板则拆下来用作盖房,在此“安营扎寨”。来“淘金”的宝庆人越来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宝庆帮”。他们团结对外,硬是把这个码头给抢了过来,叫响了“宝庆码头”的名号。

  如今,汉口还有宝庆正街,不足两百米,却衍生出二街八巷:宝庆二街、宝庆三街、宝庆一巷,宝庆二巷……宝庆八巷。如今,走在街巷中,人们还时不时能听到浓浓的湖南口音,湖南风味的白辣椒、腊肉和干子,还是卖得很俏。

 

分享到: 6.02K
相关阅读
合作网站

网站简介网站地图版权说明豁免条款联系我们

长江互动传媒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鄂ICP证:02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406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 B2-201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