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您的当前位置:i新闻 > i看世界文字版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日本外交官著书鉴赏中国传统书信

2015-03-11 15:17 我要评论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记者刘功虎)“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书信一直是中国人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进入20世纪,作为文言文的载体之一,它渐渐被历史淹没。传统书信的雅致、简洁,是否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有着某种契合之处?若要重新拾起传统书信,应该如何掌握哪些起码的知识和写作能力?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引进日本人千叶明先生的新著《中国传统书信鉴赏与写作》,或许可以解答人们的疑问。近日记者联系上该书译者张彤,他表示,日本人无论朝野一直有着用传统汉文方式写信的习惯,他们留存光大的“尺牍”传统完全可以为现代国人所用。

    日本人情迷中国“尺牍”

    千叶明生于伊朗德黑兰,高中和大学都在日本学习,曾在北京大学研修,精通汉语、英语和法语。他做过日本驻中国大使馆参赞,现在是日本驻伊朗公使。出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和工作需要,他对中国的书信文化进行了长期研究,本书是根据他多次讲义整理而成。

    张彤介绍,隋唐时期,日本派出大量精英,学习中国文化。在德川幕府末期,忧国的武士们讨论如何改造日本时,也是通过汉式尺牍。一直到现代,日本高中生依然在汉文课上背诵古代日本前辈们拿回来的经史子集。百年来,日本人的传统汉文习惯一直都有保留,写起尺牍来总是严谨雅致、生动活泼,千叶明就深受本国传统教育的深刻影响。

    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一封信

    《中国传统书信鉴赏与写作》结合茅盾、鲁迅、蔡元培、李大钊、毛泽东等十数位中国名人名家所撰写的传统书信范文实例,按照请托、感谢、馈赠、邀约、请求、婉辞、致歉、问候、祝贺和吊唁等主题,分为十讲,重点介绍传统书信的鉴赏和写作技巧。千叶明每讲之后还俏皮地布置“作业”,让人们模仿贾政、贾宝玉、薛宝钗、贾琏的口气写“家信”。

    千叶明在书中引用了邓颖超1990年写给张学良的一封信,文言和口语交叉使用、相得益彰。寥寥数语概括出张学良一生的成绩,用语雅致、精炼、准确,朗朗上口。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一直处于软禁状态,适逢90岁生日之际,周恩来夫人邓颖超写信给他祝寿,“字里行间洋溢着个人之间才有的那种赤诚之意、关怀之情,读来让人感动”。

    张彤指出,这封信的特点是以文言为主,交叉使用了文言和口语。比如,“先生对近代中国所作的特殊贡献,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一句,全然是大陆人们熟悉的白话,用文言来写就是这样:“先生为国立功之硕,岂为国人所忘怀乎”。文字量固然可以减少四成,但是语义差别很大,这里的“人民”一词常用在新中国才有的语境,这里特意用白话文表达,态度更鲜明,彰显了写信者的立场。另外,结尾一句“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可以用文言书写成“令正前,同此致意”,文字量虽然少了,但是不如白话显得亲切。

 

责编:张梦

    传统书信与现代生活有相通之处

    “这些年,人们包括很多受了教育的年轻人,开始有意无意在信函中使用文言词汇或句式,古色古香的文言体重新获得了人们的青睐。”张彤表示,虽然在电视剧中还能看到像“你的家父”这样乱用敬语的表达,但是人们对文雅敬语、传统习语的需求与日俱增,千叶明正是注意到这个现象,希望优雅的措辞能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千叶明认为,“书信不妨交织文言的风格和口语的通俗易懂”。张彤介绍,千叶明一直相信传统书信的特点与现代人的生活有相通之处,即生活节奏快,同时又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要求,传统书信可以用很少的字数表达很多内容,是完全符合现代通信手段对于便利的要求的。

    千叶明并不苛求今天的人们使用纯粹文言写信,“一味使用文言,则会让文字变得过于古色苍然,生硬古板”。他希望人们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对方的度,“写信说话尽量不要太粗鄙,不要啰嗦,也不用学究气。重要的是通过积累来掌握平衡。”交叉使用文言和白话会使得书信更优雅,表达更高效,张彤这样认为。

    【附录】

    一九九零年邓颖超致张学良信

    汉卿先生如晤:

    欣逢先生九秋寿庆,颖超特电表示深挚的祝贺。

    忆昔五十四年前,先生一本爱国赤子之忧,关心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在外侮日亟、国势危殆之秋,毅然促成国共合作,实现全面抗战;去台之后,虽遭长期不公正之待遇,然淡于荣利,为国筹思,赢得人们敬仰。恩来在时,每念及先生则必云:先生乃千古功臣。先生对近代中国所作的特殊贡献,人民是永远不会忘怀的。

    所幸者,近年来,两岸交往日增,长期隔绝之状况已成过去。先生当年为之奋斗、为之牺牲之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大业,为期必当不远。想先生思之亦必欣然而自慰也。

    我和同辈朋友们遥祝先生擅自珍重,长寿健康,并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邓颖超     

    1990年5月30日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