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您的当前位置:i新闻 > 校园新闻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调查:超7成大学生觉得自己没尽到孝心

2014-05-10 08:46 来源: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长江网i新闻记者 刘明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5月11日是母亲节,“感恩”、“行孝”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当今大学生如何看待“孝”文化,大学生与母亲的沟通状况如何?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大学生通讯社针对“母亲节”专门做了专题调查,调查发现,超7成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只有39.8%的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行孝,约35%的大学生认为与父母沟通时存在障碍,其中5.5%的大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超7成大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

  通过实际行动行孝的仅占39.8%

  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涉及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昌理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多所高校。对于如何行孝,有人提倡物质祝福,也有人提倡精神祝福,而有的人则认为行孝应该在平时。调查显示,大学生通过实际行动行孝的占39.8%,主要通过口头行孝的占36.3%,而23.9%的学生则是将行孝放在心里。在“是否记得父母生日”、“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吗”、“是否给给父母洗过脚”的调查中,85.6%的学生知道父母的生日,但也有14.4%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82.6%的人知道或者知道一些父母喜欢吃什么,17.4%的人不知道父母喜欢吃什么,81.6%的大学生没有给父母洗过脚。调查还显示,只有31.8%的大学生经常帮父母做家务,50.8%的大学生经常打电话问候父母,59.2%的大学生会陪父母一起外出旅游,65.2%的人会陪父母一起散步,78.6%的人送过父母礼物。而在“你觉得自己对父母尽到孝心了吗”的调查中,有70.6%的同学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心,29.4%的同学觉得自己已经尽到了孝心。结果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对自我行孝的满意度都不高,但对父母的了解程度和关心程度还是挺高的。

  方雨淋是武昌理工学院会计1303班学生,前段时间母亲生日,她专门赶回家,为妈妈做了顿“生日大餐”,用实际行动表达孝心。她说,“爸妈工作很忙,平时就要尽可能帮忙多做家务,为父母减轻负担。”和方雨淋一样,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大三学生黄永江在每次父母过生日时,他都会打电话问候一下,有时候做兼职挣些零花钱,为父母买些小礼物,给他们意外的惊喜。武昌理工学院护理1102班付小庆说,“从懂事起每年母亲节都会给妈妈买上一朵康乃馨加一张写满我的祝福的卡片,让妈妈知道我爱她。帮妈妈吹干头发,帮爸爸买双新皮鞋就可以让他们高兴好几天。行孝就要付诸行动,让父母开心。”武昌理工学院英语1104班的夏维认为,在父母眼里,做一点点小事就足以让他们开心很久,比如,不管你厨艺怎样,用心为他们做一顿饭;不管你忙不忙,都认真的听他们讲的家长里短的琐事;也不管你喜欢与否,陪父母看一集他们喜欢看的电视剧,也许一些我们觉得可有可无的事情,但对父母而言,都足以让他们感到欣慰。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会计1204班学生王思表示,爱父母要勇敢表达,要大胆地说出来,要常与父母联系、沟通,这就是他心中的孝。武昌理工学院环境艺术设计1206班的李冲认为,在闲暇时候给父母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句关心的话语都是一件暖心的事。现在离父母远了,以后说不定就到其他城市去工作了,离父母更远了。在放假的时候多帮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多跟父母沟通也是一种行孝。武汉科技大学英语1201班学生陈思婷也认为,经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说说心里话,这是最好的行孝方式。

  武昌理工学院环艺1304班潘娜则表示,不会把对父母的爱放在口头上,她喜欢放在心里,“我觉得理解父母,体谅父母,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学会独立,就是对父母的孝。”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二学生朱紫栋也认为,孝的第一要义还是要长大成人,做到独立,这种无疑是对父母的最大安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育1201班学生王赛说,“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少发火吵架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另外还要做到想父母之所想,做父母之所爱,多为父母考虑,让他们多点笑容,开开心心的,这就是孝心。”

  教授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武昌理工学院教师向玲认为大学生的尽孝应该在“三心”上: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让父母放心,不仅仅包括学习为第一要素,还包括目标明确,关系和谐,保护好自身安全,合理消费等;理解父母,让父母安心,少一些埋怨与不满,多一些包容、换位思考,真正理解父母;多沟通,多关心,让父母开心。

  约35%的大学生认为与父母沟通时存在障碍

  5.5%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

  对于成长中遇到的困惑、烦恼和问题,调查显示,约有30%的学生认为难以与父母交流,其中5.5%的学生表示从不与父母交流。部分大学生表示很难与父母保持正常的沟通,在与父母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话题,偶尔打电话回家时也感到很无奈,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父母的唠叨,对父母的言辞还有些反感,甚至对他们随意发脾气。

  调查显示,大学生在与父母沟通时存在双方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沟通艺术,且沟通时间少,沟通渠道单一,单纯关注学习,忽视全面发展等问题。在“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都找谁分享”的调查中,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跟父母讲,他们最愿意分享的对象是朋友而不是父母。许多大学生仍然对父母有一种或抵触或敬畏的情绪,他们大都反对父母的教育方式,难以忍受“父母的不理解”。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同学在学校偶尔会跟父母沟通交流,来自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大二学生李江涛介绍,“有时自己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气氛实在有点尴尬,每次打电话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固定模式,父母总是问我还有没有钱,有没有好好照顾自己,我都会觉得很心酸,对学校的事总是报喜不报忧,然后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说了,所以每次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不会超过十分钟。”在走访调查中,有不少同学反映自己在跟父母交流时,存在“固定格式”,也就是每次说完这些固定的话题之后,然后就没有其他的可以说了。他们在与父母打电话时交流最多的就是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而对于在学校里遇到的一些烦心事情,则选择避而不谈。

  来自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的胡晴(化名)是一名大四学生,目前正处于实习阶段,常常为了理想的工作奔波于各大招聘会,找工作的过程非常辛苦。她的妈妈十分关心她的工作,经常关切地打电话询问她找工作的情况,但和妈妈说不到几句话,她就会有点不耐烦,觉得父母根本不懂现在找工作的时势,工作上烦心的事情,也不想告诉她,怕她担心。电话那头的妈妈每次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总是失落地挂掉电话,觉得自己真是落伍了,越来越不懂孩子的世界。

  武昌理工学院心理咨询师周蕾分析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念书不得不远离家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许多大学生与父母间的有效沟通少了、共同话题少了,觉得父母无法理解自己,不喜欢父母的唠叨等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父母自身很忙碌,为了生存、生活,忙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琐事,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孩子逐步成长,开始接触社会,学会了独立思考,有时候不愿意去跟父母分享心事和想法。如此,沟通变得越来越少。“离开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会经历一个独立期。每个年轻人都会经历成长过程中的断乳期,一方面他们会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他们也会经历自我意识的成人化,既有争取独立的强烈意愿,但在经济上又离不开父母的支持,这也让他们和父母间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对于如何让亲情“保温”,武昌理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素质导师张海涛谈道:“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对我们有万千牵挂,我们离开家也可能很久不能见到父母。父母尽最大的努力支持我们上大学,让我们接受了他们所享受不到的待遇,但当我们见多识广后,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是不是应该缩小?在面对父母的唠叨时,我们需要多一点换位思考。感恩父母,需要有效沟通,需要常回家看看,让亲情永远保温。”

责编:邹丹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