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
长江网综合报道 导语:2009年的春天已然来到,乍暖还寒,去年楼市的阵阵寒意依旧袭人,本地的楼市降价风已然刮到了中心城区,楼市回暖的迹象是否会因此明朗化?购房者在出手、观望中犹疑、摇摆的心态是否仍将持续?在疑惑中前行,调整期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必经过程,如何平稳心态,应该是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节后第一课。
楼市降价风刮到武汉中心城区
武汉楼市现回暖迹象 但前景并不明朗
武汉楼市降价榜出炉 十大楼盘搅动片区房价
楼市大环境:2009年全国房价可能酝酿新一轮下跌
楼市降价风刮到武汉中心城区
与去年春节一样,今年万科又率先在深圳、上海等地降价,武汉楼市会不会打响价格战?15日,武昌中心区一知名楼盘一部分房源不到8折卖,每平米悄悄降了2000元,但仅限一天。
汉口城区一大楼盘,近期计划降价1000元/平米,有近200套房子;汉口球场路一楼盘,拟将均价定到6000元/平米,甚至更低,实现低价开盘;武昌中南片区一楼盘去年未降价,也计划推出大动作,大幅降价促销。
近两天,记者看了多家楼盘,发现售楼部里咨询的人多了起来,不少楼盘每天看房客户在20组以上。而在年前,多数售楼部冷冷清清。
武汉中科辉创总经理陈晖说:去年郊区楼盘打起激烈的价格战,今年会转到城区。
“降价或者低价开盘,是最有效的销售手段。”美联地产总经理卞涛认为,今年上半年,房价依旧会下调,中心城区均价或许会回调到6000元/平米,城区不少楼盘还有降价空间。
目前,全市有14万套可售商品住宅,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城区多个片区房源多,存在销售压力。
武汉楼市现回暖迹象 但前景并不明朗
“不知道什么原因,刚开年看房的就多了起来!”昨日,10多家楼盘的负责人都有点诧异:每天最少10组客户看房,周末更是20多户,较年前增加了两倍。
近几日,记者在新华西路、中北路、光谷看了多家楼盘,售楼部里都有人在咨询。而在年前,一天也没几个人。
“看房的人比过年前增加了一倍多,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倍。”光谷步行街加州阳光从正月初七到现在,每天有20多人看房,已经卖了40多套。该楼盘营销负责人张敏称:市场有回暖迹象。
汉口新华西·美林公馆每天有20多组客户咨询,年后成交10余套。该楼盘副总肖学峰分析说:价格在去年下调后,日趋稳定,部分购房者开始出手。
近郊楼盘里,看房人也在增多。盘龙城的哥特帝景、名流·人和天地、F·阳光城,每天都有上十组客户看房。
“现在说市场回暖为时过早,也不可能这么快回暖。”美联地产总经理卞涛认为,短时间内看房人增多,并不能说明市场好起来,成交量上来了,才表明市场好起来。
武汉楼市降价榜出炉 十大楼盘搅动片区房价
15日,搜狐网推出"武汉十大房价跳水楼盘"。武汉各片区房价下降声中,这些楼盘充当了"降价先锋"。
这份"降价榜"中,徐东爱家国际华城房价下降最多。最高时8200元/平方米,新推房源去年底降至58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降价达2400元,引发徐东地区最后一轮价格战,附近楼盘随之"跟进"降价。
这家楼盘的降价,也是被"逼"出来的。去年10月份,一墙之隔的花畔里项目,以5000元/平方米冲击市场,爱家国际华城降价应战。这一片区原先超过7000元/平方米的房价,随即瓦解。
上榜的楼盘,多为去年各片区降价幅度最大项目。南湖南国SOHO由6000元/平方米,直降至4300元/平方米,目前附近多个楼盘的起价,都已降至这一价位。
其它如长江紫都、香港映象、黄埔东宫、南国明珠、沿海赛洛城、融侨锦城等,多则每平方米降价2000多元,少的也在1000元左右,成为各片区价格"低点"。
截至目前,去年武汉销量位于前列的,多是这些跳水楼盘。春节之后,随着楼市销量有所上升,部分降价楼盘喊出"房价见底",吸引看房人出手。"房价是不是已经'见底',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几家开发公司负责人均称,在国家巨额投资拉动下,房地产市场可能提前回暖。目前,主要还是要看购房人认不认可。
楼市大环境:2009年全国房价可能酝酿新一轮下跌
前期中央和地方各项“救市”政策的刺激效果正在减弱,春节前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又渐渐回归冷清,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已连续两个月同比下跌。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全国房价可能酝酿新一轮下跌。
市场人士分析,自住型需求在经过近四个月的消化后,目前已经减弱;而有效需求进一步释放,需购房成本继续降低。种种迹象表明,楼市在2008年所经历的“行业景气回落、企业库存高企和市场价跌量缩”等困境并没有改观。不过,受宏观经济可能见底以及进一步救市政策预期的影响,房价降幅不会过大。
企业库存高压难解
从1月28日到2月9日,万科对上海几乎所有的在售项目推出春节让利促销,这比去年万科掀起降价潮的时间提前了12天。更为重要的是,在各大城市,与万科一样进行价格调整的房企和项目日益增多。
业内人士分析,房地产企业存货激增、消化困难,是迫使其加快推盘和降价销售的主因。
目前上市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总资产周转率多数在0.3以下,经营性现金流也多数呈现负值,资金链普遍吃紧。而行业整体的负债水平和资金状况则更不容乐观。
戴德梁行最新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广州等全国9大城市目前积压了2006年到2008年在建的库存商品住宅约3800万平方米。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6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8%,增幅比1—11月提高6.5%。
政策效应逐渐淡化
1月份,全国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量再度普降,而同比则涨跌互现。第一创业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海、北京、深圳三地新房成交量环比下跌均超过40%,南京、武汉、杭州、天津等城市新房成交量降幅也在30%至40%之间。
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孟奇认为,去年11月启动的第一轮楼市新政已经释放了一批积累已久的购买力,但上一波反弹的势头在今年1月已经式微。目前,第二阶段的刺激政策,比如购房退税、购房入户以及取消二套房贷和外资购房限制等,仅限于个别城市,尚未在全国推开。而政策预期则可能加剧有效需求的观望,政策效应逐渐淡化。
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距2003年-2005年的平均水平,还高出30%左右。国内宏观经济前景还没完全明朗,城市居民对未来经济和收入预期都不乐观,各地楼盘降价和大众对于中短期楼市看淡,导致房价看跌的预期越来越强,从而进一步延迟和减少大额消费。这也使得政策效应逐渐弱化。
降价趋势或将形成
一位资深人士指出,商品房可以视为一种“大宗商品”,其价格下跌趋势一旦形成,短期内不会立即扭转。在目前的价格水平上,有稳定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不足,将使房价存在进一步下调空间,降价趋势或将形成。
国家发改委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9%,跌幅比去年12月扩大0.5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7月全国房价统计对象调整以来连续两个月同比下跌;环比下降0.2%,是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