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让“折翼天使”沐浴教育阳光——记武汉市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

新闻中心 > 人文新洲

2020-09-27 15:0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  武汉市新洲区位于大别山余脉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属革命老区、偏远地区。在这里,有一所专门招收适龄残障儿童及少年的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武汉市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创办于1998年,现有学生227名,其中在校生133名,送教生94名,在职教师34人。多年来,为了让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残障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学校成立了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开启了“送教上门”志愿服务的行程。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爱意温暖人心,历经十余载,风雨无惧,慎终如始,将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打造成新洲扶贫扶智的暖心课堂,为“折翼天使”插上了梦想的翅膀。

  一

  从2008年起,武汉市新洲区有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他们放弃了难得的假期休息,他们无畏四季的风雨,奔走在乡村小道、集镇人家。

  他们脚步很急,因为他们知道,前面有一户人家,在急切地盼望着他们;他们工作很赶,恨不得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对残障学生的爱都奉献无遗;他们离开时总是那么依依不舍,残障学生用笨拙的手牵住了他们的衣袖,邻里乡亲深情相送,他们作别的手总是挥了又挥,离去的脚步总是停了又停……

  他们就是武汉市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

  学校自创办以来,解决了全区绝大部分残障儿童和少年的就学问题,但仍有部分残障儿童和少年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不方便入学,尤其是那些诸如脑瘫、肢体残疾、重度自闭、精神异常的孩子。为了让他们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让这些家庭摆脱贫困的阴霾,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送教服务志愿团队,号召专业知识过硬、有爱心的教师加入到团队中来。

  黄敏、丁娟、徐志勇, 2008年,他们开启了送教上门志愿服务的行程,走进了3户残障儿童和少年家庭,为送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志愿服务。

  王喜兰、程华东、李亚琼……,2015年,志愿服务团队扩大到20人,服务残障学生达到37人。

  彭金喜、程俊明、黄傲……,2019年,志愿服务团队扩大到30人,服务对象扩大到全区12个街镇94个残障学生。

  他们三人一个团队,协同服务,一人主导学习过程,两人辅助残障学生的学习、康复。从1个小组到3个小组,再到如今的15个小组,每个小组六至七名服务对象。每到人们放松身心休息的周末,他们自愿放弃休息时间,来到残障学生家庭,开展以“五送”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

  一送精神。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到《残疾人教育条例》,到特殊教育第一期、第二期行动提升计划,给残障学生和家庭送去了春天的信息。

  二送温暖。定期给孩子们送课本、书包、学习用品,给孩子家庭送去米、油、衣服等慰问物资;每逢“六▪一”、“元旦”等节庆日,老师们还会带上一些小礼物,让孩子的心田荡开幸福的涟漪。

  三送理念。团队教师耐心细致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向他们讲授家庭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传授康复训练的方法,让康复的信念在家长心中落地生根,重拾生活的信心。

  四送文化。对于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重度残障孩子,老师们首先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再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挖掘潜能,使其学有所获。

  五送康复。团队教师主动向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康复科医生求教,学习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技能。有时还把医生一同请到孩子家中,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学有所教,弱有所扶”。送教上门志愿服务在残障学生家庭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道爱的桥梁,让“特殊学生”沐浴着教育阳光,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

  坚守初心,无惧风雨。送教服务十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不放弃、不抛弃,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阳光总在风雨后。没有可供送教学生学习的教材,送教老师就自编教材;孩子们不愿意学习,送教老师就陪他们玩耍,给他们按摩、讲故事;没有送教经费,送教老师就在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些给孩子们买礼物、买学习用品;送教家庭特别困难的,学校就挤出有限的办公经费给他们购买必需的生活物质,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路途遥远,每月一次的送教志愿服务必不可少,新洲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扶贫志愿者的足迹。从最初的每年几千元的送教投入,逐渐到1万元、3万元、5万元,再到现在每年接近10万元的投入,学校、教师一直坚持了下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扶贫志愿服务理念。

  徐志勇老师在送教日记里记叙了这样的故事:

  15岁的黄保平,住在仓埠街杨裴村一个废弃的校舍里。父亲在他两岁时就去世了,母亲重度智障。第一次送教下乡时,他的脸上、脖子上脏兮兮的,裤子也尿湿了,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我帮他换尿湿的裤子时,他的手在我眼前高高扬起,嘴里说着:“打你!打你!”,接着“啪”的一声,一个巴掌落在我的头上,火辣辣的痛。但我没有放弃,时间长了,我发现他的低能完全是缺乏教导、缺少关爱所致。我利用一切机会关心他、亲近他、引导他。一天, 他穿上我送去的新棉袄,突然说了一声“老师好!”,我心里不知有多高兴。之后,每次给他带去牛奶和糖果,他也会说“谢谢!”。这一声声“老师好”“谢谢”胜过了千言万语,消除了我所有的苦痛和委屈。

  李亚琼老师的送教故事则经历了由不信任到当做亲人的变化。

  脑瘫儿严妮,她的爷爷奶奶刚开始接受送教上门服务时,把送教老师当作打歪主意的骗子。在老师们有针对性的授课和亲如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家长深切感受到了真诚和关爱,饱含深情地为老师们做了鸡蛋面以表谢意,就连严妮同学也把门前成熟的橘子摘下来执意送给老师。

  ……

  在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例,才使得志愿服务、扶弱助残、扶贫扶智在新洲大地遍地开花,馨香四溢。

  三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对于送教志愿教师来说,也许呕心沥血,依然两袖清风;也许直到退休,园内桃李也未绽放。但他们相信,只要一直践行扶贫志愿服务精神,用爱的阳光去承载送教学生的梦想,上帝预留给他们的那扇窗一定会打开。

  20岁的骆良文是送教上门的首批学生,也是送教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第一人。目前他经营着一家八十平方米的装饰材料商店,家里的经济状况大幅改善,逐步摆脱了贫困。

  阳逻街16岁脑瘫女孩严妮,每次看到送教老师来,又是笑又是跳,在老师们精心的指导下,她会识字一千多个,会算算数,会读书看报。

  邾城街8岁男孩钱帅因脑积水,腿部肌肉萎缩,无法站立行走,送教老师每次都耐心地对他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加强文化课学习,如今孩子已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家庭压力大大减轻。

  ……

  倾其所能,扶弱助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武汉市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始终践行着初心使命,为革命老区的减贫事业发出了一份光,奉献了一份热。

  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小则关乎每个个人的幸福程度,大则攸关国家民族的兴盛衰落。在新的历史时期,新洲区特殊教育学校扶贫送教服务志愿团队将送教上门志愿服务和脱贫攻坚有机融合,帮助残障儿童和少年全面发展,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了教育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任务,在本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湖北经济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长江日报、武汉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学校的送教志愿服务事迹,学校送教志愿服务团队也多次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送教经验在湖北地区广泛推广,送教老师徐志勇荣获“2018年武汉市最美志愿者”称号,送教志愿服务团队先进事迹入选2019年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他们给残障学生和家庭送去了阳光和温暖,筑起了老区教育扶贫最后一道防线,打造出本地区扶贫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扶贫先扶智

  贫困学生戢羽,2003年出生,其父因车祸造成胸锥骨折,腰部以下失去知觉,造成重度残疾,是因残致贫的武汉市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由于家庭上的困难,生活的压力,初中读完后,他就外出去酒店打零工。但因文化程度低,又没有什么技术,工作岗位上很不稳定。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方走访、考察,根据本人的兴趣喜好,并经其家人同意,研究决定对其进行厨师的中职教育。在工作队的大力协调帮助下,一次性为贫困孩子戢羽,申请到了31800元助学资金,为其承担了全部的学习费用,让其掌握了一门脱贫技能,实现“一技在手,一人就业,一家脱贫”,实现了 “五个一批”的技能培训转移一批。

  “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正是这种“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工作队从2016年以来,先后资助11.4万元,对20户贫困户24名贫困学生实施了教育助学帮扶,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目前,汉楼村现有贫困学生21人,其中,学前教育2人,小学13人,初中3人,大学1人,研究生2人。另外,大学毕业的有2人,他们都就业上岗,增添创收,为家庭分忧解难,找到一份立志工作。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组织两家单位共青团“青年文明号”成员,多次到汉楼村,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六一联欢;为留守儿童送来了文具、书籍等学习用品;举办许心愿、吹蜡烛、切蛋糕等集体节日庆会,祝福他们六一节日快乐!健康成长。并向留守儿童发放了“关爱成长——心愿卡”,小朋友们满怀激情地倾写出了自己的心愿,有的写下了“六一快乐”、“我想当医生”、“我想成为军人”、“我想让我妈妈回来陪我”、“我想奶奶”;有的画着笑脸、太阳、向日葵,画他们自己的喜爱或梦想,用自己能读懂的图案,以表他们纯真的心愿和向往。

  扶贫要扶志

  叶时晏,2005年5月,在一次外地务工时意外事故,不慎失去了左手,从此以后为肢体残疾人,衣食住行生活随之带来不便,亲生父母为他担忧、为他操劳,让他一度悲痛欲绝、苦不堪言,消极过、生活目的迷茫过,一度沉浸在美好的青春将付之东流的负面情绪。其爱人患有精神残疾,两个小孩上小学,是因残致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在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成功为其流转土地30亩,并帮助其在潘塘街土地管理所争取到许可建设羊舍的用地。随之,养殖环境大幅改善,黑山羊养殖规模一度达80余头。2017年,工作队又帮助他办理免息小额贷款,进一步扩大养殖品种和规模。2019年,叶时晏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万余元。《长江日报》以《“脱贫得靠自身奋斗”,身残志坚养羊能手还想带领大伙致富》为题,深入报道了工作队帮助叶时宴脱贫的事迹。2019年,叶时晏被评为“武汉市十大脱贫攻坚典型”。这成绩的取得,正是工作队坚持“扶贫要扶志”的工作理念所得。也是他不畏艰难困苦、勤劳扑掘的印证,正如叶时宴所说。“武汉烟草驻村工作队把扶贫当事业做!他们是真心帮我从根本上脱贫。”

  疫情时期,他,养羊是把好手,教孩子是个称职的“好老师”。叶时晏,一边放养羊,一边带着自己现读三年级的小男孩,用手机上网,指导小孩学习。他一边自主艰苦创业增收,一边充当小孩老师。通过付出比常人超出几十陪上百陪的艰辛努力,克服自身和家庭有精神残疾的妻子和两个小孩的生活贫困,发展养殖产业脱贫致富。为巩固提升我市脱贫攻坚树立脱贫示范典型,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了贫困户和村民们爱村爱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顶立了脱贫攻坚强大正能量。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

  2015年,工作队进驻汉楼村时,村无集体经济来源收入。工作队与街道、村两委反复比较研究探讨,确定了汉楼村发展的两项主导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一是建设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由武汉烟草工商联合捐资200万元,建设200KW的光伏电站一座,为村集体提供了25年以上、每年16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二是油茶种植基地项目。工作队协调村民流转土地1232.88亩,建立油茶基地(其中种植红冠桃300亩),并申请资金200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对产业的扶持,一方面贫困户可以在基地内打工,获得工资性收入;2019年,该基地已累计吸纳村民帮工1400余人次,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工资10多万元。另一方面另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其收益的大部分,通过公益岗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再分配,促进贫困户增收。为激励贫困户脱贫,我们还进行“爱心超市”的试点建设,采取“劳动换取积分、 积分兑换物资”方式,对困难群体进行帮助,在全村树立“勤劳致富”的观念,切实改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实现扶志与扶智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推动“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

  四年多来,工作队协调各方,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帮助安装了节能及太阳能路灯150座,修建打谷晾晒场17个,建设了“老年互助中心”与2000平米党员群众活动广场,清淤当家塘25个,道路硬化2.2公里,建成“爱心超市”1个,实施危房改造8户,大病及困难救助12户,教育助学惠及20余贫困学子等等。

  通过工作队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汉楼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在上级财政的支持下,完成了自来水改造,村民再也不用吃河沟里的水了;

  2017年,完成农村电网改造,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停电了; 2018年,完成“管汉路”的道路改造村民出行更通畅了;

  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提高到28万元,实现“华丽转身”。

  驻村工作队在汉楼村扶贫事迹与成效先后在《湖北扶贫信息》、《人民网》、《长江日报》、《荆楚网》、东方烟草报、国家局内网等媒体上刊登。汉楼村被评为全省烟草商业系统“最美烟草帮扶村”。

  2020年5月23日上午10点10分钟,常务副市长胡亚波同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工作人员等一行,调研新洲区潘塘街汉楼村驻村精准扶贫工作,看望市烟草专卖局和湖北中烟武汉卷烟厂驻村工作队员,调研自主创业贫困户典型叶家院养羊能手叶时晏。

  2020年,两家单位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两不务。继续强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与监管, 做到责任落实到位、质量标准到位、时间进度到位、流程规范到位。目前,正在实施 2020年汉楼村脱贫攻坚项目计划及预算中,拦水坝建设和机耕桥修整两个项目, 预计总共12个规划项目,共投入400余万元。胡亚波同志说:汉楼村及贫困户的脱贫“摘帽”,如今巩固脱贫,两家单位的精准帮扶功绩千秋,力有担当。

  【编辑:谢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