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向幸福出发 为奋斗喝彩——记身残励志的贫困户王孝伢

新闻中心 > 人文新洲

2020-09-27 14:48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谢元村精准扶贫户王孝伢,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以不畏艰难的闯劲、持之以恒的韧劲,辛勤劳动实现脱贫,展现了新时代农村坚定信心、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新风貌。

  王孝伢,男,57岁,家住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谢元村王家湾。从小家境贫寒,因双腿残疾只能蹲在地上行走,行动缓慢,种田耕地效率低,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扶贫工作开展前,他勤劳踏实,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每天早出晚归,忙碌于乡村田野,艰难的维持着生活。拼命想要改变贫困的现状,过上好一点的日子,一直是他奋斗的梦想。2016年国家出台精准扶贫的政策,他被纳入了精准扶贫的对象。

  坚定信心,点亮希望之光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想要脱贫致富,必须坚定信心,解决思想问题,激发自身内在动力,才能够挖掘致富的源泉。

  2016年,扶贫工作队上门讲解扶贫的政策,倡导“扶贫先扶志”,鼓励个人创业,可以为扶贫对象提供技能培训。王孝伢听得非常认真,他内心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犹如漆黑的夜晚找到了亮光,萌生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愿望更加强烈。他明白要改变现状,必须依靠个人。只有学得一门手艺,才能接近自己的梦想。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结合自己的身体实际,加上原有的基础,他报名参加了农村手工艺培训班。

  实干笃行,谱写崭新篇章

  “凡事成之,必实干之。”要想干出一番成绩,必须一门心思、心无旁骛、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埋头苦干。

  王孝伢非常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每堂课都认真领会,反复琢磨,经常一个人忙到深夜,遇到有疑问的地方,他都会虚心请教。他努力克服自身短板,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拿起竹子和刀具捣鼓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凭借着一股脑的冲劲、拼劲、实劲,学得一手编织手工艺的技术。他编织的箩筐、背篓都美观实用,深受村民的喜爱,村民有需要都会找他编织购买。王孝伢脸上渐渐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越干越有劲、越干越精,村民管他叫“手工王”。凭着这项技术活,2017年,他创造了7000余元的收入。

  打开视野,拓宽致富渠道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只有行之笃,才能知之明;只有行无穷,才能知无穷。从实处着眼,在务实上下功夫,才能培育出致富的土壤。

  油焖大虾是武汉人夏天喜欢吃的一道美味,味道鲜美,常常供不应求。一次,王孝伢去给一个村民编织箩筐,村民请他去吃油焖大虾,吃着吃着,他灵光一动,村里很多池塘和河道里龙虾个头大,数量多。自己可以捕捞来卖,价格上肯定占优势。说干就干,第二天他就利用巧手用竹篾编了一批捕虾器,布满了村里的河道、池塘。由于他行动缓慢,常常很晚才回家,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路上的荆棘划伤了他的手臂,他都习以为常。每天早上看着一个个活蹦乱跳的虾子,他心里乐开了花。他捕捞的虾子大,为人真诚,价格便宜,找他购买的人越来越多,都是利用微信提前订购。2018年,他贩卖龙虾和编织手工产品获得万余元的收入。每到夏天,都会看到那个步履蹒跚的身影,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踏实坚定。闲暇之余,他都会琢磨一下手工艺的编织技术。扶贫工作队经常上门鼓励,给他带一些手工产品的图片资料,他常说: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忍饥挨饿。2019年,他顺利实现脱贫,个人经济收入近2万元。

  王孝伢以身残志不残的昂扬姿态行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坚定了全村其他12个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

  【编辑:陈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