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丢失353元伤心哭泣 因已随身携带六年
李强停下车,当着乘客的面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从百元大钞到一角钱的毛票应有尽有。但让李强感到奇怪的是,里面的钱绝大部分都是在市面上几乎不流通的“老版”人民币。他立即电话向调度室先通报了下情况,然后在返回时将钱包交到了调度室。
调度室工作人员一清点,钱包里面共有现金504.5元。其中有353元都是“第四版”甚至是更早的人民币。而且这些“老钱”面值很齐全: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应有尽有。其中,还有一张现在更是几乎在市面上绝迹的“第三版”的一角钱。有些90后甚至见都没见过这种钱。这些“老钱”在钱包里单独放在一个夹层里,与那些“新钱”正好分成两个“阵营”,并且按面值大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像是一件规整的艺术品。
电话打到失主那
传来一阵抽泣声
“真奇怪!现在这种钱几乎都退出流通了,这个失主带这么多钱有什么用?”重庆巴士朝阳实业有限公司综合业务科科长苏曼见后很不解地说。
通过钱包里的身份证得知失主名叫谢仁利,24岁,北碚龙凤桥街道人。除此之外,钱包里还有几张银行卡,以及一张在重百买冰箱的订单。订单上恰好有谢仁利的电话。
调度室工作人员按照电话拨打过去,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阵女孩抽泣的声音……
6年“老钱”找到啦
她数了一遍又一遍
当得知钱包失而复得时,啜泣声戛然而止,谢仁利用惊喜的口气反问道:“真的吗?我那些‘老钱’还在吗?”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个女孩破涕为笑。
中午1点多,谢仁利领到了她失而复得的钱包。但奇怪的是,她仿佛对那些“新钱”以及身份证、银行卡的失而复得不是很在意,拿到后简单地看了一下就放在一边了。相反,对这沓“老钱”,她却像捧着宝贝一样清点、整理了一遍又一遍。
原来,上午10点多,谢仁利从北碚火车站附近的衡器厂上车,打算到天生农贸市场去买菜。当时她把钱包和手机一起攥在手里。上车后一直在给别人发短信,钱包掉了也浑然不觉,下车后才发现。为此,小谢伤心地哭了起来。与身份证、银行卡以及那些“新钱”比起来,她更心疼的是这些积攒了6年的“老钱”。
曾宁住10元旅馆
不花“老钱”一分
谢仁利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她于2005年在北碚职教中心毕业,之后,先后在拉面馆、鸭脖店这些小店当过收银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听朋友说,这些老版的人民币今后有升值的空间,于是,她在收钱时就特别留意这些,每当收到“老钱“,不管面值大小,都用自己的钱把它们替换下来。由于本身这些“老钱”在市面上流通的比较少了,所以6年下来,也就收集了353元。但小谢把它们当成自己的心肝宝贝一样。
谢仁利说,起初收集这些“老钱”时,可能还抱着今后升值的想法。但是,久而久之,她和这些每天带在身上的“老钱”有了感情,不再是为了升值,而变成单纯的喜欢了,成了一种收藏,一种个人爱好。
既然是收藏,为什么时时把“老钱”带在身上,而不是放在家里呢?小谢对重庆晨报记者说,一方面是和它们有了感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家里弟弟妹妹比较多,怕他们在家里乱翻,翻到这些“老钱”后,拿出去和“普通的”钱一样花了。
“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没有花过这些‘老钱’。”小谢说,2009年5月的一天,她到渝中区的十八梯附近去办事。晚上太晚回不来了,发现当时身上除了这些“老钱”外,只有20多元钱。她就找了个最便宜的旅馆,10元钱一晚上,连晚饭都没吃。
责任编辑:陈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