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几万元买回一堆假珠宝 暑期旅游提防消费陷阱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1-07-26 10:42 来源:
【字体: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屏)眼下正是暑期旅游旺季,可不少读者称他们掉进了旅游陷阱。上周,本报读者关于订票出行、旅游购物的投诉急剧升温。

    网上订票猫腻多

    17日,洪山区一家售票点的马小姐称,最近常有人打电话问,该售票点有没有一个姓洪的,不少人在网上汇了30元的订票“服务费”后,就没了下文。马小姐发现,这个“姓洪的”是个“空手套白狼”的骗子。
   
  21日,杜女士想买往返北京的机票,就到报价最低的一家网站付了3000元,结果钱、票两空,不得不再花5000元到当地代售点订票。
   
  姬女士遇到的骗子更可恶。22日,她在网上花1960元订票后,对方以她少打了4元钱为由,要她到柜员机上操作,并诱导她说出账户余额并转账……

    买到假货烦恼多

    硚口区的曾女士,上个月在北京旅游时,在昌平买了2万多元的玉饰。回汉后,她找人估价发现,这些玉饰竟只值几百元钱,所谓的“鉴定证书”也是假的。她当即向当地旅游局投诉,并寄去购物转账凭证,最近成功地领回了2万多元退款。
   
  武昌胡女士的朋友、黄陂杜女士和同事,都是到港澳游玩时,被导游带去买了几万元的假珠宝,他们的维权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记者点评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出旅游比在家门口买把小菜复杂得多,成本也高得多。读者朋友们一定要到正规代售点买票,谨防价格过低有诈。网上订票,尽量选知名网站,还应事先百度一下,心仪网站有没有被人投诉。
   
  珠宝等贵重物品,也可以在本地大商场买,维权、售后都有保障。大老远从外地买回价值不菲的珠宝,一路上提心吊胆防盗防扒,万一买到假货,更加得不偿失。确需在旅游途中购物,也应索要并保留发票,以便发现问题后及时维权。
   
  如果在导游推荐的购物点买到假货,可要求旅行社先行赔付。购物或得知受骗90天内,还可向旅游部门请求维权。

 

 

 

 

责任编辑:张凡璇子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