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劝阻扶起摔倒老人的好市民找到了
追踪报道
肖荣华笑容爽朗,神情坦然。 记者 蔡晓智 摄
肖荣华:
“扶人时,我没去想那多”
根据读者提供的地址,记者昨日来到肖荣华在二七新一村的家。当记者代表受助老人李少钦表示感谢时,肖荣华笑着说:“不用,不用!做这点小事还值得感谢?你想啊,病重的老人不慎摔倒在马路中间,摔倒的老人要是我父亲呢?”
她回忆说:“我每天都要从家里步行30分钟去二七路,照顾年近八旬的母亲。走到中百超市门口的路口时,正巧遇到那位老人摔倒了,自己无法爬起来,他的颈部缠着纱布,一看就是个重病人。老人当时还对我招手,希望我能扶起他。看到老人摔倒的路人不少,没有人去扶。我一人就跑过去扶他,可是我一个女的扶不起他,便叫从身边经过的两个男女青年搭把手,他们可能是怕惹麻烦,迅速离开了。我一个人使劲把李爹爹扶起,搀着他走过马路。”
记者问她,路见摔倒的老人,而且是病重的老人,就不怕被讹上,惹出官司?肖荣华说:“我在报纸和电视上也见到过做这类好事反而被人讹上,吃上官司的事,但我没去想那多,做好事毕竟是在行善,怎么能把别人想那么坏?”
街坊邻居:
肖荣华做好事,不意外
当记者来到二七新一村时,有很多居民聚在楼下。
街坊们说,肖荣华当天跟大家讲起在街上扶起老人的事,大家觉得她做得好,但也有人说她胆子大,不该管这闲事,万一惹上麻烦不好办。
邻居张先生介绍说,肖荣华是7年前才搬来的新住户,她为人很好,与邻里的关系处理得也好。她的单位是省水电施工队,常年在外干活,她经常帮别人洗衣服,她的手很巧,会做缝纫活,同事中谁家生小孩儿,她都做好婴儿的衣服、包被送去。现在不上班了,在小区里种点菜、养点鸡,不论白菜、萝卜,熟了就分给大家享用。今年中秋节那天,她将自家7只鸡都送给街坊邻居尝鲜。在家里她也是孝女,她家距离79岁的母亲家有3站路,她不论刮风下雨,她每天都必须步行去看望老人,做清洁、做饭菜。
肖荣华说,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前些年,自己常年在外施工,多亏街坊邻居照应。她的孩子8岁时,丈夫到国外施工3年,家里多亏同事和邻里关照,这些她至今不忘。自己现在付出一点,换来和谐的邻里关系,日子过得有意义些。
受助老人:
让我的全家记住这个名字
昨晚7时,记者将做好事妇女的名字告诉李少钦老人,病重的他突然显得很精神,他高兴地说,报纸登载这个事后,很多街坊邻居都买东西来慰问他,减轻了他的病痛,大家都说那两个帮助我的人值得宣扬。“等我好一点后就去感谢她。”老人特别强调,要让他的儿孙们记住这个好人的名字。 记者 汤华明
读者网友盛赞
肖荣华“举手之劳”
本报讯 (记者 汤华明) 本报19日报道刊登后,立即被全国百余家媒体转载,也引起了网友和读者的热议。
网友“带头人”说,扶起摔倒老人,不是惊天动地的事迹,只算得上是举手之劳,但举手之劳贵在一举。前些时出现了一些扶起摔倒老人、反而被人讹上,要赔钱、要吃官司这样让人寒心的事,肖荣华能去伸援手,可贵、可赞!
网友“阿之”说, 倒打一耙的人,毕竟是少数。要都是那样,社会就完了。
网友“天地英雄”说,社会需要热心肠,任何人活在世上,都少不了别人的帮助。
读者武昌张凯说,“在好事上,希望年轻人更加主动些,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大家都做好事,遇到困难有人帮,奇怪的事就会变少。”
江汉二路读者刘小平说,“人与人之间形成隔膜很可怕,希望我们的社会多些管闲事的人。”
责任编辑:陈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