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专家为武汉古树“号脉”还能再活500年(图)
李教授是国内古树名木养护领域的权威专家。这次是作为我国《古树名木养护复壮技术规范》的主编身份来汉考察我市古树养护现状,这是我国首部古树养护领域的技术规范。武汉园林部门因古树养护工作起步较早,已积累了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也因此受邀作为该规范的修订单位参与起草工作。
昨天下午,李教授一行先来到东湖宾馆,查看宾馆内多株百岁以上的古树。“这里已经长出子实体真菌了,这种真菌只存活在腐烂树木上,说明这部分树干已经开始腐烂了,要加紧除腐增肥。”李教授指着一株200多岁的朴树树干上一片灰白色“平菇”模样的东西,对随行人员说道。
得知这株古树移植过一次后,李教授现场开出一剂“药方”,一年要补充两次有机肥、抗氧化物及微生物等成分,可使该树的吸收能力提高上百倍,以弥补树根被修剪掉造成的养分吸收不足,古树抗病虫害能力差等问题。
当一行人来到汉阳凤凰巷看到536岁的汉阳树(古银杏树)时,李教授禁不住叫一声“好”。这株生于明代的古树正享受着国宝级待遇,除了四周围住的铁栅栏外,还有一根六七米高的水泥杆“拐杖”,牢牢地撑住它。园林部门还专门派专人看守该树,为它除虫、施肥、浇水,朝夕相处。
“如果保护得好,这棵树还能再活500年。”李教授连称这是当天看到保护得最好的一株古树,而且该树长势相当不错。不过即使这样精心保护的树,依然被李教授看出问题,“复壮沟还得深挖,陪衬灌木最好换成景天科植物,不会和银杏争抢养分。”
据悉,全国注册登记古树有300万株,李玉和教授估计,中国百岁以上古树至少有1000万株,但称得上权威养护专家级人才却不足百人,该领域专业人才极度短缺,对我国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造成很大影响。
“古树现在面临四大杀手的危害,自然环境变差,缺少生物链保护,人为伤害和自然灾害。”李教授称,这四大杀手基本都跟人类活动有关,除泡桐等少数树种外,绝大多数树种的自然寿命都在百年以上,而现在能在城市中活到寿终正寝的树木极少。
相关新闻
武汉百年古树1029株最长寿树已1200岁
园林部门统计,我市现有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1029株,其中中心城区360株(注册古树126株),郊区669株。其中最长寿古树为黄陂区横店街独木村一株生于唐朝末年的刺柏,距今1200年。
在这株古刺柏漫长的一生中,已经不计其数地遭受雷击、大风的摧残,其树干已大部分枯死空洞化,仅有侧面还有一部分枝桠挂着绿叶,据当地人介绍,这株树现在只能靠树皮吸收养分维生。60年前原有两株同岁古刺柏,其中一株在70年代被人为熏死,现在仅剩下这一株,被当地人奉为“神树”。
责编:陈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