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女大学生网络征婚被骗 发帖“人肉”负心汉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1-11-18 13:52 来源:
【字体:
三峡网站   如果不是看到对方3年前的一则QQ签名,小美(化名)至今不敢相信,这个通过婚恋网站结识并相恋两年,曾信誓旦旦要与自己白头偕老的男子,不仅早已结婚而且还有一子。她在网络上发帖,“人肉”这个伤害和欺骗了自己两年的男子,却始终不知该如何收场。

  小美的遭遇仅仅是网络婚恋陷阱中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宜昌市妇联了解到,近年来女性从征婚网站、婚介中心结识异性而受到伤害的案例并不鲜见。在网络发达、择偶需求激增的今天,面对各式各样的婚恋网站,女性更应该注重自我保护,看清各式陷阱避免伤害。

  网络相恋两年,男方早已结婚生子

  小美,22岁,河南人,刚刚从外地读完大学。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她可能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前往大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然而,她选择了来到宜昌,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2009年5月,即将上大三的小美经过朋友介绍,在一家知名的婚恋征友网站上进行了注册。没有多久,她便认识了一名宜昌籍男子。对方比她大5岁,在小美看来,对方的谈话间透露的成熟与稳重正是她崇拜的地方。

  经过几个月的交往,和很多网恋一样,小美和对方见面。对方憨厚的外表,让小美更是着迷,随后两人建立了恋爱关系。

  2010年年底,小美眼看即将毕业,男方主动表示,只要大学毕业后,就和其结婚。小美的母亲闻讯也赶到学校,对男方表示了认可。

  然而,一切并没有像小美想的一样发展。2011年7月,小美大学毕业后毅然来到了宜昌。她几次三番向男方提到嫁娶一事,对方几度推脱,也丝毫不提带小美回家之事。每到周末,男方总会以工作等原因拒绝见面。就算两人单独在一起,一到晚上9点左右,对方也会接到神秘电话而匆匆离开。

  既然是恋人,为什么连周末也不能抽出时间在一起呢?小美利用对方不在的时间查看了其QQ。在对方2008年的QQ记录上赫然写着:凌晨,心爱的宝贝终于来到了人世!

  小美记得对方在婚恋网站上的个人介绍,明明写的是“未婚”,怎么会有孩子呢?仔细查看完对方的所有QQ资料,小美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

  自己用了两年的时间,却被一个有家有口的男子欺骗。更可悲的是,小美根本没有对方具体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她决定在网站上发帖,“人肉”这个骗子。

  “我明知道不能把他怎么样,要怪只怪我自己,我只想最后晓得这个男人的身份!”昨日,小美无可奈何地向记者说道。

  婚恋网站多多,情感陷阱不得不防

  与小美有着类似遭遇的网站征婚交友女性不在少数。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8亿单身,其中近一半有过网络征婚、交友经历。

  “有人在这里寻找姻缘,但也有人到此只为发泄欲望。”这是今年8月《京华时报》对国内一婚恋网站的描述。

  记者调查发现,仅仅在一家知名婚恋网站注册的18岁至60岁的宜昌女性,就达7000余人,5000余人上传了个人生活照片、年龄等涉及隐私的信息。而这还不包括宜昌网友本地注册、却未标明籍贯的用户。

  “交友类电视节目成了女性在婚恋网站注册择偶的助推器,同样也让很多情感骗子有机可乘!”网友“夏荷秋韵”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网站征友遭遇。今年7月,她在朋友介绍下在一婚恋网站注册,为了增加交友成功几率,上传了自己三张生活照。不到一个星期,她便收到了数十封示爱邮件。

  “从网站上看他们的资料都不错,于是找了两个比较优秀的异性聊天,然后见面!”“夏荷秋韵”告诉记者,见面之后,对方的实际情况与网站介绍大相径庭,其中还有一位居然是离异带着孩子的,而在网络交谈中对方绝口不提实际情况。更让她意外的是,第二位异性,自称是房地产老总助理,见面没有三次就提出开房等要求。

  “根本就不是什么老总,就是一个国有企业的职工!”“夏荷秋韵”表示,因为自己就是宜昌人,经人一打听,对方的身份立马浮出水面。即便如此,她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最后屏蔽了自己在婚恋网站的个人信息。

  面对情感陷阱,女性更应自我保护

  一方面是女性的择偶需求,一方面是一些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人从中浑水摸鱼。婚恋网站,成了一个矛盾体。

  “我国目前只有《婚姻法》,恋爱却是自由的形式,没有一个法律去保护恋爱中双方的权益!”宜昌市妇联权益部周玲认为,婚恋网站征友者的信息不可验证性,成为诸多女性受到伤害的原因。她介绍,近年来,妇联也接触到一些女性通过婚恋网站或者婚介中心择偶,最终受到伤害的例子。

  “一旦受到伤害,作为女性往往无法挽回自己的情感投入等损失!在恋爱中,往往处于弱势。为此,只有提前预防才是避免受伤的有效途径!”周玲这样向记者说道。

  “不可否认,确实有人通过婚恋网站找到了伴侣,但是也有更多的陷阱设在这里!”周玲介绍,作为女性,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前提下,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子。尤其是单身女性,接触异性相对狭窄,应该可以正常拓展的社会关系被边缘化,时常觉得孤单。这种情况下,自己的情感需要通过网络等不靠谱的方式去接触。

  周玲认为,择偶时,一个人的品行是最重要的标准,而这需要通过细节察言观色。择偶期间,经常与朋友交流,与家人交流往往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毛白杨认为,随着相亲交友形式的不断丰富,鱼目混珠真伪难辨的负面因素也随之而来。小美的经历已不是一个个体的受骗行为,隐匿其后的是一个群体。剩男剩女渴望结束单身的冲动,让心怀不轨的人伪装身份有机可乘。面对情感陷阱,女性应丰富业余生活,把视线放广。多与朋友交流,去伪存真,保护好自己。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