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湖北高校首次开设“死亡课”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2-01-01 16:30 来源:
【字体:
(武汉晚报 记者 屈建成 通讯员 黄绪 杨静梅 实习生 侯晓霜)湖北高校首次开设“死亡”课。昨日,记者从华师获悉,该校下学期开设的只有50个名额的《死亡哲学》公选课,引来200多名学生“抢”课。

    据了解,《死亡哲学》授课老师为该校政法学院副教授杨足仪。昨日,她告诉记者,开设这门课,主要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意识,认识生命本质之所在,从而学会感恩生活、珍爱生命。她说,当代年轻人生命意识脆弱,心理问题处理不好时极易走极端。当前,日本、美国等国家在中小学就很重视生命教育,积极开设相关课程,而我国目前对年轻人的生命教育则比较滞后。只有具有死亡意识的人才有可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从而克服世人难免的惰怠、消沉,萌生出生活的紧迫感。

    大学生如何看待“死亡”课走进课堂?大部分学生表示支持,但也有学生觉得很诧异。有同学说,从来没想过可以在课堂里和老师同学探讨关于“死亡”的问题。

    杨足仪说,《死亡哲学》没有具体的教材,主要内容都是她这几年的讲座稿,还结合耶鲁大学《死亡哲学》公开课的视频。

    湖北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华师心理学院副院长江光荣称,通过调研发现,有些大学生在心理、性格上,关于人生的一些想法,不太健康,不太积极,从而作出一些错误举动,开设这个课很有必要。他还说,资料表明,18岁至25岁,是思考关于生命意义的最重要年龄段。

责编 吴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