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电子站牌“错位”预报让乘客苦等
乘客反映:前天在解放大道中山公园站等522路,看见电子站牌明明预报522路即将到站,可是等了半个小时也没看到522路到站。后来,在别人的指点下才发现,522路根本不到这里停车,而是在该站附近的武展东路站停靠。
昨日下午4时30分,记者来到乘客反映预报错位的解放大道中山公园站。电子显示屏不断预报575路离本站还有2站、即将到站等预报信息。记者等了20分钟,也没有发现一辆575路停靠该站。仔细查询站点的线路牌,发现停靠该站的5条公交线路里根本没有575路。在旁边乘客指点下,记者在位于庄胜崇光和武展中间的武展东路站,找到了575路的站牌。
昨日,记者将这个情况反映给武汉市公交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解释,从今年元月起全市有10条公交线路试水GPS系统到站预报,目前预报系统还属于调试阶段。可能是因为该站点的GPS系统接收了附近公交车的报站信息,导致错位误报。对于这个情况,他们将及时进行调试维修,避免对乘客的出行造成影响。
据了解,公交部门承诺,今年年内将分阶段对273条线路、7000多台公交车实现GPS智能调度全覆盖。1-6月完成GPS安装,6月底完成以线路为单位的GPS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逐步实现与电子站牌的信息传送。
有多难 本报评论员 肖擎
似乎又是一件小事,但遇到烦恼的市民,不会这么看。
电子站牌是新科技产品,目的是予民方便,然而方便没得到,在路上干等,时间耗去,生活受影响。市民相信电子站牌播报的信息,是因为它们不是被什么人随便竖在哪里,相信它其实就是相信政府职能部门,这样的“烦恼”,效果适得其反,你不能指望市民还要给出好的评价。
处于调试阶段是一个解释,但“错位”预报的不只一条线路,而且几个月的时间,还要等到市民向媒体投诉才有所反应,这样的效率让人怎么想?再说了,既然是调试,难道没有后续的跟踪检查完善机制吗?
说起来都是为市民好,遇到市民有怨言,恐怕还觉得委屈。把好事办好,工作细致周全一点,我看不能老是搞“多多包涵”。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