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钢轨温度63℃ 长江大桥铁路巡道工日行30公里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2-08-01 07:29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下午1时30分,巡道班里的工人们在单身宿舍里穿上长袖长裤专用工作服,戴上黄色工作帽,穿上鞋袜,并给记者递了一顶帽子。

    维护班班长祁显华说,在桥上不仅要穿长裤长袖,而且还得是厚面料的,不然要么皮肤被太阳和热浪灼伤,要么被金属物件擦伤。

  一行人沿着一条小道走上了大桥汉阳桥头堡的铁道专用层,眼前的钢轨,从龟山脚下划了一道闪亮的孤,跨越江面,笔直延伸到武昌对岸。铁道路基上的气浪,形成一道幻影,眼前看到的物体都在随着气浪飘动着。

  跟在当班巡道工陈宏生身后,记者脚下如同踩着滚烫的沥青路面,身上已是汗如雨下,眼也被汗水遮住。

  巡道工一般2人搭档,主要巡查无缝道轨是否因高温产生膨胀,使得两根相接铁轨之间相互挤压向上凸起。

  陈宏生说,一般铁路钢轨都会热胀冷缩,两根以倒三角形相交连接在一起的钢轨,一旦膨胀,会带起路基枕木位移,道钉脱落,会造成列车出轨。

  “夏天35℃以上,铁轨就已经明显膨胀起来,每列火车经过,都会产生微小变化,所以每根铁轨的接缝处,都是巡查的重中之重。”

  巡道工的手上,有两样重要工具,巡道锤和温度计。老陈说,用铁锤敲击钢轨,是排查危险,如果铁轨的接头有松动,敲击时声音会没那么脆。

  列车3分钟一趟擦身而过

  长江大桥上这段不到2公里的京广线,平均3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南来北往的列车从巡道员身边呼啸而过。列车驰过身边时形成的强风,没能吹动老陈身上的衣服,他的长袖上衣,前胸后背全是湿的,紧紧贴着皮肤。

  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珠,老陈和搭档老山沿着铁道路基边继续往江中心走去。

  从汉阳桥头到武昌桥头,再从武昌桥头折回到汉阳桥头,一个来回需要一个多小时,老陈和老山挥舞着手里的信号旗,已“迎来送往”了20多趟列车,而他们身上的衣服,因为汗水里的盐分渗在上面,已形成一层白粉状的图案。

  两人坐在桥头堡铁道边一块枕木上,一口气把一大瓶1.5升装的水喝光。歇息了五分钟,背上工具包,手握信号旗,两人又上路了,背影向武昌桥头堡远去。

  32年坚守足够绕地球4圈

  “整个夏天,我们是没有午休这一概念的。而衣服是湿了干、干了湿,下班时衣服因为体内的盐分渗在上面变重了。”

  巡道工们说,比起冬天的“老北风”,夏天50℃以上环境中的高空作业已是幸福了。铁路路基到长江水面的净空近40米,“每年浓冬时节,特别是晚上走在铁轨边,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衣服穿得再多,还是冷得直打战。”

  老陈已在大桥上巡道了32个年头,只有2年春节回孝感老家与家人团年。老陈说,夏季每天白天要走30多公里,而到了冬天,每天从晚上6时到岗,要不停地走到第二天早上6时,一个通宵要在桥上走近40公里。

  记者帮老陈算了一下,30多年来,他在大桥上走过的无数个来来回回,里程加在一起可以绕地球4圈了。

  昨日下午2时30分,骄阳下的铁道钢轨反射的光线让人睁不开眼,铁路路基上的空气蒸发出一团雾状,仿佛燃烧一般。武汉桥工段长江大桥车间的巡道工王超,拿出测量铁路钢轨和路基温度的专用温度计测试:钢轨温度63℃,路基上的温度53℃。

  从汉阳桥头堡到武昌桥头堡这段铁道距离单程1.6公里,巡道工们每天从早上7时到下午6时,平均走上八到十个来回,一天行程约30公里。

责编:金鑫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