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司机发生摩擦下车理论 一人耳垂被咬下
(新闻晨报)昨天中午,中环浦西段近翔殷路隧道处发生一起因变道引发的流血事件,一辆别克轿车司机下车与面包车上人员理论时,一怒之下竟连咬两人,其中一人耳廓被咬下四分之一,被送往医院接受缝针治疗。
耳朵能否续接还待观察
昨天中午12点左右,记者赶到长海医院,在急诊室看到一名伤者的手臂被咬出青紫色的牙印,另一名伤者的耳朵鲜血直流,医生正在为其进行止血和缝合治疗。
据了解,意外发生在中午11点左右,一辆别克轿车和一辆面包车行驶在浦西往浦东方向的中环线上。距离翔殷路隧道口不远处时,别克轿车加速变道,由于变道非常突然,别克轿车和后面驶来的面包车不得不急刹车,两车遂急停下来。“当时的情形非常危险,差点就发生重大车祸了。”一名目击者表示。
面包车上载有多名装卸工人,其中一名工人下车后,与别克车司机理论,结果双方越吵越凶,最终还引发了肢体冲突。别克车司机是一名年纪不大的男子,他觉得自己占了下风,便张口朝装卸工的手臂咬去,工人顿时痛得大叫起来。
面包车司机见自己人吃了亏,急忙下车找别克车司机评理,谁知双方在争执时,别克车司机趁面包车司机不注意之际,一口咬住其左耳廓,并死活不肯松口。面包车司机痛得连声呼救,两人随后被旁人强行拉开,面包车司机一摸耳朵上全是血,旁人仔细查看发现,他的一部分耳廓已被咬下。
众人赶紧拨打电话报警,同时求救。救护车赶到后,很快将两名伤者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发现,装卸工伤势并不严重,不过面包车司机失血较多,耳廓的四分之一已断离,能否续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治疗。
而警方到场后当即控制了咬人的司机。警方表示,目前可以断定是这起冲突是由变道引发,两车并未发生碰擦,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驾车人需缓解“路躁”
李国机律师事务所邬华良律师表示,在行车中因超车、吐痰、按喇叭等引发的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可能是因为患上“路怒症”的人越来越多。他介绍说,路怒就是带着愤怒开车,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驾驶人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此类行为可能包括:粗鄙的手势、言语侮辱、故意用不安全或威胁安全的方式驾驶车辆等。
一般而言,“路怒族”表现出来的“路躁”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被忽视,就会对司机的情绪甚至是驾驶行为带来不良后果。
其实,这种“路躁”情绪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交通违章及交通事故的增多,如果人长期处于“路躁”状态,那么易怒的思维方式会形成一种习惯,使其在生活中也容易烦躁、发怒,严重的还会造成情绪障碍、抑郁、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负面影响,长期的情绪压抑,进而可能发展成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因此,司机一定要学会及时疏导自己的情绪。找到有效的方法缓解压力,就可以调整心情,缓解“路躁”情绪。例如,“听音乐”、“开到加油站等休息”和“嚼口香糖”都是司机在驾车路上常用的排解烦躁心情方法。
责编:娄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