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学生峨眉山跳崖 网友建议在崖周边装摄像头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15-06-12 08:14 来源:
【字体:

(四川在线)“金顶舍身崖周边应该安装摄像头,发现有轻生意图者可以及时劝阻!”6月11日,本报报道辽宁小伙“小刚”在峨眉山金顶舍身崖“轻生”的事件后,读者和网友发出“珍惜生命”的呼吁,还为景区加强防控献计献策。对此,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感谢,并称赞这个建议“很好”,将写入景区建设的建议中。目前,针对26岁辽宁游客小刚的崖下搜寻已经停止。

  网友建议安探头 发现异常更容易

  有两个细节引起了网友们的注意:一是小芳在试图轻生之前,已在金刚嘴周围坐了一上午;二是没有人亲眼看到小刚跳崖,也没有人看到他在崖边放置装有“遗书”的背包。

  基于此,网友们认为景区管理部门目前的“加强巡逻”等“人防”举措还有待加强。“如果有摄像头,情况就会好一些。”网友们分析说,如果金刚嘴区域有摄像头,小芳在上午就可能会被发现异常,并更早被景区工作人员劝阻,而小刚的一举一动也会被记录下来,“如果他真的跳下去了,也会及时发现展开搜救,并为搜救提供更加明确的指引。而不会像现在这样,连他是否跳了、从哪里跳的都不能确定。”

  网友们建议,应该在金顶周边区域,特别是舍身崖附近安装监控。“这个建议很好。”峨眉山景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张桥认为,尽管金顶天气多变,监控效果会受影响,但是“技防”可以作为“人防”的补充,共同拉起更严密的“防护网”。并且,安装监控可操作性强,后期运行成本也不高。他表示,峨眉山正在建设“智慧景区”,他们会认真考虑网友的建议,并写进景区下一步建设的建议中。

  搜救人员谈救援 崖上劝解更有意义

  6月10日,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乐山支队两次下崖对小刚进行搜寻。“第一次从金刚嘴下降了300米,第二次从旁边下降了100米。”队长王麒说,沿途山崖十分陡峭,几乎与700多米下的崖底垂直,跳出后直接坠底的可能性很大,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

  两次收寻无果后,王麒将搜寻中拍摄的视频和照片交给了小刚的家人,其家人在听取王麒建议后也决定放弃崖下搜寻。

  作为金顶区域护栏外唯一的清洁工,金顶“蜘蛛人”彭文才参与了绝大多数崖下搜寻。“就算每年下崖搜寻5次,15年来也有70多次了。”彭文才说,每次发现有人跳崖后,他都会下崖搜寻一番,每次都下降到100余米,算是对家属的一种宽慰,“因为从来没有发现过伤者或者遗体。”而在崖底,要找到尸骨也并不容易,多年前有一名浙江游客跳崖,数十人的专业搜救队,从山下另一侧的张沟进山,花了整整一周才将其尸体找到。

  与下崖搜寻相比,彭文才觉得崖上的劝解更有意义。2009年4月28日,一名西安女子在金刚嘴准备轻生,趁民警和工作人员和其对话期间,全副武装的彭文才下到悬崖侧面,瞅准时机绕过去将女子抱住,最终将其救上悬崖。这也是15年来,彭文才参与的唯一一次成功的救援。

  生死对话/

  “看、问、跟、救”4字妙诀挽救120多名轻生者的生命

  如何让那些打算轻重的人不跳?曾在金顶派出所工作13年、因为劝解轻生者表现突出被评为全国劳模、如今已是峨眉山景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的段学明,在金顶工作期间在舍身崖边与轻生者上演了120次“生死对话”,挽救了120多名轻生者的生命。“没有固定的路数,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最重要。”段学明在长期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看、问、跟、救”4字妙诀。

  看,就是要察言观色,看游客有没有不对劲的地方;问,一旦看出问题,就要上前询问、打探,了解“不对劲”的原由,而询问的方式又有讲究;跟,询问后不管对方答案如何,都要跟随其一段时间,观察其有无轻生的举动;救,一旦游客有轻生举动,则要立即上前进行制止。除了4字妙诀外,段学明有不少被救者的联系方式,并在事后经常与他们联系,鼓励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彻底打消轻生念头。

  四川省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建奇亦分析认为,轻生者一般存在人格不健全等问题,在轻生时心理压力较大且无处宣泄。“对其进行劝解时,要注意缓解其压力。”徐建奇建议,在劝解轻生游客时,首先要对现场进行疏散,创造一个安静轻松的环境,劝解过程中要顺从对方的话题,扮演一个倾听者的角色,但又要适当回应,以防宣泄时情绪激动,而在劝解的同时,需要做好救援准备,趁适当时机将其救下。

 

责编:陈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