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阿胶食品系劣质 牛皮阿胶已成行业潜规则
中国食品报讯,近日,浙江省食药监局发布了该省2016年第2期药品质量公告,多家公司的阿胶类产品均被查出含有牛皮源成分。业内人士表示,所谓检出牛皮源成分,其实就是以牛皮替代驴皮生产,业内又称杂皮胶,这一造假手法已成为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
供需缺口大
驴皮不够 杂皮来凑
这不是阿胶产品第一次被抽查发现含有牛皮源成分,早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就曾曝光过山东某药厂拿马皮当驴皮生产阿胶事件。时隔几年后,阿胶造假不仅没有得到遏制,而且愈演愈烈。2010年,中央电视台再度曝光不法厂家用混了牛皮的下脚料来做阿胶。更有业内人士爆料称,含阿胶的普通食品9成以上都是使用劣质阿胶,甚至根本不含阿胶。
望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李智指出,阿胶行业之所以造假泛滥,原因就在于制作阿胶的原料——驴皮资源紧张,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市场对阿胶的需求量却在不断攀升。据了解,全国各地的驴数量都在急剧下降。
根据《中国畜牧业统计年鉴》,最近20年间,中国的驴存栏量逐年下滑,到2013年,全国驴存栏量仅为603万头,这比1991年的1120万头足足少了500多万头。驴的数量越来越少,驴皮价格水涨船高。数据显示,10年间,驴皮的价格差不多翻了100倍。2010年时每张驴皮尚不足100元,自2012年以来,驴皮价格开始“失控”,目前一张驴皮的售价高达2000元以上。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曾表示,目前全国的阿胶实际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但令人尴尬的是,国内驴皮实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驴皮供需缺口达220万张,这些驴皮资源要如何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是:驴皮不够,杂皮来凑。
至于为何阿胶造假频频选用牛皮,而不是其他动物类皮质,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界人士表示,根据价格、性能等多方因素综合考虑,牛皮是最合适的。“马皮成分有下血的功能,而阿胶是补血的,牛皮、猪皮本来就没有什么危害,但猪皮性能要差一些,牛皮就成了最佳选择。”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