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0年,武汉都在!
天高云阔,繁花似锦
今天是深圳特区建立40年的日子
祝你生日快乐
从武汉到深圳
1053公里
搭高铁5小时
乘飞机2小时
跨越40年
武汉与深圳之间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一个小渔村到现代化都市
深圳的高楼大厦
一座座拔地而起
浓缩着武汉“基建达人”的奋进史
“80年代看国贸,90年代看地王。”
20世纪80年代
中建三局一公司从武汉出发
在深圳国贸大厦建设过程中
创造“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将中国建筑业
从高层推向超高层新水平

1994年
中建三局又承建了
深圳地王大厦钢结构主体工程
在施工中创造了
“两天半一个结构层”的“新深圳速度”

△《深圳商报》对地王大厦的报道版面
进入21世纪
中建三局先后承接
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
深圳“春茧”
深圳机场T3航站楼
华星光电……等一系列行业瞩目的工程
截至2018年
中建三局在深圳
累计承建工程近600项
总建筑面积超4000万平方米
共获鲁班国优奖13项


1992年11月20日
武汉商场股票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成为在深圳上市的第一家异地公司
也是全国首家商业股
一个市民在江汉路武汉证券公司门前
购买武商股票时
用“大哥大”传递信息

△ 长江日报记者邱焰 摄

40年来
一大批企业在深圳扎根成长
从创新的种子进化成“独角兽”
武汉
也成为了他们
落地第二总部的首选之地

华为
1987年
任正非在深圳创办华为
2007
年 华为武汉研究所成立
2012年
华为在武汉 注册海思光电子有限公司
2018年
位于东湖高新区武汉未来科技城的华为武汉研发基地投入使用
2020年
武汉市政府与华为公司签订 “关于联合打造鲲鹏生态、 发展鲲鹏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同日揭牌
当前,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
拥有18万余名员工
仅研发人员就有8万余名
而其中的1/10在武汉
迈瑞
1991年
迈瑞公司在深圳成立
2020年6月20日
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
包含武汉研究院、生产制造基地两大子项目
净用地总面积约271亩
总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
建成后将成为迈瑞医疗
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
丰巢科技
2015年
丰巢科技在深圳诞生
2019年
丰巢科技光谷“第二总部”
入驻武汉未来科技城
这是丰巢科技继深圳研发中心后
设立的第二研发中心

看好武汉的发展潜力
越来越多来自深圳的龙头企业
在武汉建立分部或研发中心

腾讯

武汉一直都是
腾讯集团区域布局的重点城市
1998 年11月
腾讯在深圳成立
2006年
腾讯在武汉设立办事处
2011年
成立腾讯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不到10年
腾讯在武汉的投资
从2亿元增加到6亿元
2020年4月
腾讯宣布继续推进
腾讯(武汉)数字产业总部的建设
在武汉成立腾讯智慧教育基地
腾讯(武汉)智慧出行基地
还将成立
腾讯云小微人工智能实验室和
腾讯网络安全学院
华星光电
2009年
华星光电在深圳成立
2014年4月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签约成立
同年9月
华星光电投资160亿元的“t3项目”在光谷开工建设
2017年3月
华星光电“t4项目”在汉签约
总投资350亿元
2020年第一天
武汉华星光电官微正式发布
华星光电“t4项目”已实现量产
今年下半年
华星光电还将在武汉扩资投产


武汉高校林立
人才众多
2005年
张小龙加入腾讯
这位后来的“微信之父”
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
华中科技大学
也被称为华为的人才摇篮
据统计
目前在职的该校毕业生数量
在5700人左右
也推动了华为武研院落户武汉
“华科对华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答案中会有这么一句话:
华为每年校招的第一站,永远是“华科”

40年发展路
两城面貌巨变
“深圳速度”还在继续践行
武汉“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依然不变
携手共同努力
继续勇往直前
(长江日报出品 主创│陈智 李玉莹 张莉 图片来源│记者邱焰 高勇 刘斌 视觉中国 制作│王戎飞 校对│彭艳 胡蝶)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