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仲裁委:奏响多元解纷共鸣曲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23-12-07 10:1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调解员周迪接受记者采访。

  仲裁作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重要形式,在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青睐。如何充分发挥仲裁具有的高效、专业、便捷、灵活的优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深化“诉源治理”,武汉仲裁委用创新和实干书写了自己的答卷。12月5日,“武汉‘枫景’基层行”暨政法创新品牌宣传采风活动走进武汉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武汉仲裁委),探寻其创新“诉调仲衔接”模式,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多元解纷的实践之路。

  诉调仲衔接

  纠纷化解开启新模式

  某公司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洗衣液,商品图标、视觉效果与某知名品牌极其相似,侵犯了另一公司的商标专用权权利,被其起诉至武汉某法院。在接到法院诉前委派调解后,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结合类似案例判决多次与被告沟通,寻求解决之道。通过专业说理和反复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意愿,被告支付和解款项,同时承诺不再实施侵权行为,并经仲裁确认,一场知识产权纠纷得以化解。

  为响应“诉源治理”号召,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自2021年4月始,武汉仲裁委就启用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探索搭建诉讼、调解与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并与武汉市中院、江汉区、江岸区、经开区、东湖高新区等多家法院达成战略协议。

  “法院以诉前委派的形式将案件交给我们进行调解,可以切实提质增效减负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负责人说。

  目前,武汉仲裁委已成功接受法院移送调解案件1800多件,涉及建设工程、金融、贸易、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调解成功率近三成。

  调解+仲裁确认

  为当事人送上“定心丸”

  调解协议签署后,有的当事人仍对协议的后期履行心存顾虑:调解协议有没有法律效力?对方会不会反悔?对此,武汉仲裁委在实践中创新推出“调解+确认仲裁”的法律服务方式。

  两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本是多年商业伙伴,借款方公司经营遇到困难,出借方急于明确双方的一笔13亿元合同债权债务关系。借款合同中未约定仲裁作为争议的解决方式,但一旦诉诸法庭,可能损害双方合作关系,兼之巨额标的势必使得诉讼程序时间长、成本高。武汉仲裁委调解员王皖开展调解后,经过七个小时的反复协商,双方达成书面调解协议,并向武汉仲裁委申请仲裁确认,以仲裁裁决书的形式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仅15日就化解了一场13亿元的借款纠纷,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双方有争议,但双方均有调解意愿,所以我们提前介入,通过做双方的工作达成调解协议,再通过仲裁依法确认,这样就能快速解决纠纷。”王皖是武汉市选出的百名“金牌调解员”之一,曾在银行法务部门工作多年,主要处理借款、租赁、股权投资等商事纠纷。武汉仲裁委的调解员绝大部分是金融、贸易、建设工程、房地产、知识产权、互联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办案经验丰富,可以为各类复杂经济纠纷提供专业调解和仲裁服务。调解员王丽敏曾担任法官30多年,成为仲裁员也有十余年,她说:“调解员既要有专业知识,也要有人格魅力,善于疏导,从而化解矛盾。”

  凝聚合力

  推动“诉源治理”新实践

  11月25日,武汉仲裁法律咨询调解工作室在江岸区百步亭社区正式揭牌,仲裁调解员代表周迪介绍,每周二都将有仲裁调解员在这里值班,接受社区企业和居民的仲裁法律咨询以及调解申请,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这是武汉仲裁委努力将仲裁服务向前端延伸,推动“诉源治理”的尝试之一。

  采风团参观武汉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调解中心。

  为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武汉仲裁委联合武汉市法学会社会纠纷多元化解研究会建立健全商事调解与商事仲裁协同发展衔接机制,以“软处理”方式化解商事主体纠纷;与湖北造价协会、武汉建筑协会、省版权保护协会建立调解衔接机制,明确对工程造价纠纷、版权纠纷等商事案件的规范、引导和协调,推动商事调解相互衔接配合;联合大型企业,在合同示范文本中增加“调解前置+仲裁”争议解决条款。目前已受理调解1000多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到五成,调解成功的标的额超过60个亿。

  (文 | 记者施政 通讯员武政萱 图 | 武政萱)

  【编辑:张文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