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谢平:攻克蓝藻水华生物控制的世界难题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24-04-15 16:0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走过东湖南路,就能看到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有2座相联在一起的趸船,这就是谢平和同事们的水上实验室——国家级的东湖湖泊生态系统试验站。在这里,他们攻克了“蓝藻水华”生物控制的世界性难题,保护了湖泊的生态安全。

  1989年3月,谢平在日本筑波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自荐成为中科院水生所刘建康院士的博士后。“我出生在湖北洪湖,自幼在水边长大,回到武汉为家乡作贡献,这是我应该做的。”刚来到水生所,谢平就投入到了对武汉东湖的实验湖沼学研究中。

  那时东湖里养殖最多的鱼类就是鲢、鳙,占了整个鱼产量的80%以上。谢平和同事们在东湖站的趸船旁边设立了8个受控生态系统(围隔),研究鱼类对水中微小生物——浮游生物的影响,每天都会对围隔进行观察,他惊奇地发现,在放养了鲢、鳙的围隔中没有蓝藻水华出现,而未放鱼的围隔中就出现了1985年之前每年都出现的蓝藻水华。

  蓝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一旦爆发会占据整个水面,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

  为何有鲢、鳙的围隔就没有蓝藻?是不是可以通过养殖鱼类消灭蓝藻?谢平的猜测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检验。他利用围隔,更加系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因为蓝藻多爆发在夏秋季,所以实验时间也放在夏秋两季。

  武汉的夏天十分炎热,东湖水面宛如一个大蒸笼,在湖面做实验研究,就好比蒸笼里的馒头。谢平每天都要对围隔进行观察,定期取样观察浮游生物。那时船上实验室也没有空调,在炎热的夏季往往是每15分钟就要往身上浇冷水,以此降温。湖水更像一面镜子将阳光反射到谢平的脸上,他被晒得黝黑,有同事打趣他“不像个做研究的,倒像是渔民”。

  一次谢平清晨一个人来实验围隔取样,结果不小心掉进了湖里。“幸好我会游泳。”在武汉最热的夏天,谢平和同事们连续进行了3年的围隔实验,证实了鲢、鳙可以治理蓝藻的猜测,因此也揭开了武汉东湖20世纪80年代中期蓝藻水华消失之谜,创造性地提出了控制蓝藻水华的“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解决了水污染领域的一个重大科技难题,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并得到广泛应用。

  2021年,武汉东湖出现大量蓝藻水华。2022年,谢平及其团队临危受命,运用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成功控制了蓝藻水华的发生,保障了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东湖之滨的顺利召开。2016年,杭州钱塘江出现蓝藻水华,谢平作为专家组组长,成功指挥了对蓝藻水华的应急控制,为G20杭州峰会的顺利召开提供了水环境质量保障。

  东湖边漫步的情侣和嬉戏的儿童,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谢平说,倾力守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是科研人的使命与担当。

  (文/图:武国安宣)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