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海大洋,我们来了!"
从9月28日起到今年11月中上旬,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900多名大三学员和40余名教员将随中国海军戚继光舰和井冈山舰组成的83舰编队,执行远海实习访问任务。
9月27日到28日,长江日报记者受邀前往湛江某军港,采访了其中的多名学员和部分教员。多位学员说,他们已做好迎接大风大浪的各种准备,有信心圆满完成此次任务:“远海大洋,我们来了!”
23岁的学员任兆群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他是山东菏泽人,2019年高考时,他考入上海海事大学航海技术专业就读。2020年9月,对军营生活充满向往的他报名参军,实现从军梦,被分配到海军某部服役。2022年,决心在部队长期服役的他以义务兵身份报考军校,考出优异成绩,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成了一名生长军官。
任兆群说,当义务兵时,他第一次上到护卫舰上执行任务,就晕船了。当时,船体在大海中前后左右摇个不停,他则吐个不停,把胆汁都吐出来了。但后来,随着乘船出海执行任务次数的增多,他渐渐适应了船上生活,且掌握了抗晕船的方法,再也没晕过船了。
任兆群说,他已为执行这次任务做好了战风斗浪的准备,还要将自己克服晕船的经验传授给其他同学,帮助其他同学克服晕船问题。另外,在此次实习中,他将更加深入地学习航海技术,更加深刻地了解相关海域的气候、海流、潮汐规律,不断汲取新知识,努力扩大自己的国际视野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自己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履职尽责打下扎实基础:“我将不负祖国和部队的培养,以高昂的斗志圆满完成此次任务!”
24岁的学员纵昌桥是江苏徐州人。小时候,因经常听当过兵的舅舅讲军旅故事,他也立下了从军报国志向。他母亲崇拜军人,也非常支持他参军报国,他本人喜欢看《我是特种兵》之类的军旅题材影视剧。2020年,他报名参军,如愿以偿实现从军梦,被分配到海军某水面舰艇部队服役,与战友一起执行过多项任务。2022年,他考入海军工程大学就读。
“军舰是流动的国土,我们海军军人都是‘穿着军装的外交官’,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事关军队形象……”纵昌桥说,在这次实习中,他要用实际行动,把中国海军军人的良好形象展现在到访国人民和军队面前,为增进中国海军与到访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友谊互信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女学员崔玥说,她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远海实习访问机会。此次任务开始前,她就采用自学和听教员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对自己与同学们将要访问的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进行了广泛了解,为自己执行军事外交任务,及与到访国人民和军人进行顺畅友好交流打下了较好基础。
海军工程大学教员吴艳杰说,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教员平时在课堂上传授给学员的知识和技能是否实用,学员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了所学习的书本知识,都将在这次远海实习中获得全方位的检测和考核。在此次实习中,他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流动的海上大学”里给广大学员教授航海技术课。他也希望学员们边实习,边巩固所学知识。
海军工程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军事外交是国家政治外交大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全体学员和教员结合任务要求,把和平、友谊、合作的理念传递到到访国人民和军队手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陈其雄 通讯员曹翰文 沈旭东 记者何晓刚 摄)
【编辑:陈明】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