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团圆有多远?天涯,咫尺,他们“走”了24年

新闻中心 > 首页社会

2025-02-13 17:4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武汉洪山下起了小雨,雨水嘀嘀嗒嗒地打在窗台上,似乡音的呢喃。

  “昊儿,吃饭了。”中午,在武汉市洪山区中建铂公馆一间位于28楼的卧室里,29岁的陈昊拿着手机,斜靠在浅色的床头,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寻找塔克夫》的手游,母亲吴学先穿着咖啡色格子围裙推门进来。

  “又在玩游戏?”见陈昊没有起身,吴学先“嗔怪”道。“哪有,你先出去,我马上就来。”陈昊说着加快了手上的操作。

  “今天是元宵节,我们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吴学先识趣地退出房间,到厨房继续忙碌。

  不一会儿,陈昊戴着金丝眼镜从房间出来。此时,餐桌上已摆上了汤圆,以及蘑菇烧丸子、腌菜炒豆豉等专门为他准备的家乡菜。

  “昊儿,今天过节,喝杯酒庆贺一下!”见他出来,父亲陈真响给自己倒了一杯自酿的药酒。“我不喝白酒,喝点红酒吧。”陈昊用带着江西口音的武汉话回答。吴学先连忙开了一瓶葡萄酒,给陈昊和自己一人倒了一杯。

  “妈,可惜弟弟在深圳,要是他在就好了!”陈昊说着举杯和父母的酒杯碰在了一起。

  “听到了吗,昊儿现在叫我们‘爸’‘妈’,有事也愿意跟我们说,我特别开心,这才是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吴学先告诉前来采访的长江日报记者,他们虽然是陈昊的亲生父母,但陈昊从3岁就走丢了,彼此24年没见面,重新相认后,他能否真正接受他们,二人心里一直没底,“2023年9月26日,我们在武昌区公安分局(找到后)第一次见面时,我见他的手又粗又糙满是老茧,身上的衣服皱巴巴得像个小老头,心里难过极了,忍不住想去拉他,他却下意识地躲了一下。那种感觉说不出来,明明是自己亲生的儿子,感觉却很陌生”。

  “相认后我发现,以前活泼开朗的昊儿现在变得沉默寡言。我不知道这些年他经历了什么,吃了什么苦,这都怪我!”时过境迁,提起往事吴学先依然自责不已。

  2月10日晚,在武昌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蔺永康指着电脑上的照片说,警方就是用这张照片找到陈昊的。 记者陈勇 摄

  连窨井都找了,不见昊儿

  时光倒回到1998年。

  那年,吴学先与丈夫陈真响从老家武汉市江夏区来到市中心武昌区民主路,开了一家25平方米的五金店。

  11月2日中午,陈真响外出进货,守店的吴学先到店后洗衣服。因为洗衣时扭头就可以看到前面的店铺,她就将3岁的儿子陈昊留在店里独自玩耍。谁知等衣服快洗完时,她扭头发现刚才还在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陈昊不见了,附近的店铺、小巷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她顿时慌了神。

  “昊儿会不会到附近鼓楼洞去看他喜欢的火车了?”“昊儿会不会穿过涵洞去了蛇山那一边?”“昊儿会不会在车站、码头被人抱走?”吴学先哭着喊来丈夫和亲友,把能想到的地方全部找了一遍,还是找不到,最后只能到武昌区公安分局中华路派出所报了案。中华路派出所民警在汽车站、火车站、码头帮他们找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找到。

  “昊儿,丢了!”那段时间,吴学先像疯了一样。听说江边有人落水,她就拉着丈夫往江边跑,到处问人。看到路上的窨井盖未盖好,她就非要下去,看看有没有她的昊儿。听到人贩子割被拐儿童器官的传闻,她吓得要死,哭着跑到派出所询问。得到“你儿子才3岁,器官都没有长成,谁会割”的答复,她转而又开始关注街头年龄相仿的乞丐,只要见到,她就会给10元,然后凑到跟前仔细看看是不是自己的昊儿。

  为了找到儿子,吴学先和丈夫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到车站、码头贴寻人启事,到报纸、广播、电视登寻人广告,结果一无所获。

  儿子弄丢了,家人虽然没人说她,可吴学先无法原谅自己。一想到儿子丢失前唱的那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她就痛彻心扉,整晚整晚睡不着,对着墙壁默默流泪。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陈真响提议再生一个孩子,转移一下注意力。

  1999年,两人有了小儿子陈添智。新生命的到来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希望,但看到小儿子的身影,二人情不自禁就想起大儿子,生怕再出意外。即便小儿子后来读书的学校离家只有两三百米,他们也要轮流接送。

  2023年9月26日上午,陈真响、吴学先与儿子陈昊相认后抱头痛哭。 视频截图

  看着孩子离去的背景,她泪如雨下

  然而,失子之痛如同一根刺深深扎在二人心中。两人嘴上不说,心里的结却没法解开,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吵架。唯有在寻找他们的昊儿上,两人的意见始终一致:决不放弃!

  2008年,在寻亲群友的带领下,吴学先到杭州参加了全国寻亲大会,第一次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不幸遭遇。此后,不断有媒体对他们进行报道,寻子的脚步走出武汉。

  2009年,公安部建立了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武昌区公安分局立即采集了他们的血样,入库在全国进行比对,这让他们又看到了希望。他们随后悬赏50万元征集孩子的线索,后来将赏金提高到100万元。线索纷至沓来,吴学先一门心思投入其中。

  2011年,一位网友提供线索,杭州一老板的养子酷似陈昊。收到对方传来的孩子大头照,吴学先眼睛一亮:左眉有道疤,眼睛大大的,跟陈昊一模一样。她立即赶到杭州比对,但被否。

  她不死心,拿着照片“求”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打拐办派人跟她一起复核,还是被否。她还是不死心,又写了一封长信给那个孩子,恳求他看在一个失子后痛不欲生的母亲的份上,再给她一次复核的机会。孩子被感动,重新进行DNA比对,但还是不匹配。

  “这么像,怎么会不是呢?”看着那个孩子离去的背影,吴学先泪如雨下。

  2023年认亲后,家人欢迎陈昊(后排左2)回家合影。 当事人供图

  相认前,父子俩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

  2022年,长期奔波加上心情压抑,吴学先患了肺癌。手术后,她感觉时不我待,寻子的心情更加迫切,因此隔三岔五就往公安局跑。

  2023年9月12日,吴学先到山东参加一位寻子成功的群友儿子的婚礼。酒席上,她接到民警打来的电话,说他们找到了一名与陈昊特征相似的男子,要她赶快回武汉。

  听到消息,吴学先紧张激动得浑身直抖。她立即赶回武汉,找到办案民警蔺永康询问详情。原来,江西警方在全省排查时,发现宜春市一名叫杨店的男子与陈昊的外貌特征相似。杨店现在武汉打工,警方正在找他比对DNA。

  一周后,经过两次比对,证实杨店就是陈昊。

  “儿子找到了!”不及见面,吴学先就想办法加了杨店的微信。互加了好友后,两人都没有说话。吴学先翻看杨店的朋友圈发现,早在14年前,她到全国各地去寻他们的昊儿时,他们的昊儿已来到武汉。

  “在武汉为什么不来找父母?是不是被收养者洗脑了,认为我们抛弃了他?”吴学先不敢面对已经改名“杨店”的亲生儿子,于是让丈夫陈真响先去接触。

  第二天,陈真响与杨店见了面,两人喝了很多酒,说了很多话,都醉了。

  2023年9月26日上午,在武昌区公安分局三楼会议室,杨店恢复本名“陈昊”,与亲生父母陈真响、吴学先正式相认,一起回家。

  2024年,认亲回家后,陈昊跟着陈真响学做生意。 视频截图

  相亲、考驾照,回家重启新生活

  突然从15平方米的逼仄出租屋住进了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还有了一个从未谋面的弟弟,刚开始,陈昊很不习惯,像到朋友家做客一样,不太说话,不停地搓手指。吴学先跟记者说:“我就跟他说,昊儿,你是被人弄走了,并不是爸爸妈妈抛弃你。这是你的家,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有顾虑。后来,给他看了我们寻找他的视频,他哭了,说,爸爸妈妈不容易,要不是爸爸妈妈坚持寻找24年,他永远回不来。彼此间的隔阂也就烟消云散了。”

  陈昊回家后,为了弥补“亏欠了”24年的“爱”,吴学先夫妇为陈昊订制了多套开启新生活的方案,供其选择:如果陈昊想读书,他们花钱供他深造;如果陈昊想做生意,就让陈真响手把手教他,等时机成熟,将手中的家族企业交给他;如果陈昊想锻炼自己,就让他到叔叔的公司上班;如果陈昊想找个稳妥的工作,可以考虑考个水电工职业资格证,应聘到企业……

  去年,根据陈昊的要求,吴学先夫妇安排他进了叔叔的公司上班。不久前,其叔到外地发展,公司转给了吴学先夫妇。目前,陈昊正跟着陈真响学习做生意。

  最近,吴学先又张罗着为陈昊相亲,因为陈昊已是快30岁的人了。

  认亲前,吴学先整天拿着陈昊的照片,像疯了一样四处寻找。 当事人供图

  陈昊走后,养母哭着回了江西

  陈昊告诉记者,他的养父母一家待他不错。

  据陈昊说,养父母家在江西省宜春市乡下,门前有一条小河。每到夏季,他就和小伙伴相约到河边放牛、钓鱼,很是惬意。小时候,他很调皮,经常带着小伙伴到地里偷红薯、玉米,被主人发现后少不了挨一顿骂,他却乐此不疲。

  有一次,他放牛时把牛搞丢了,弄得全家漫山遍野找了半夜,回去后他被又气又急的养父狠踢了两脚。在他12岁时,养父去世,两个大他十几岁的姐姐先后嫁到武汉,家里只剩下他和养母相依为命。

  初三的时候,书读不进去,他辍了学。2010年元宵节过后,改名为杨店的陈昊从江西来汉投奔姐夫,学习水电装修。姐夫为他在姚家岭安排住处,还把彩电借给他。每天晚上,在星空台看两集《海贼王》就成了他的最爱。后来他才知道,这里离他走失的地方只有2.2公里。

  出师后,陈昊干水电工,当泥瓦匠,到深圳的流水线拧过螺丝。2021年夏天,他回汉重操旧业,做水电安装工程,还把养母接到武汉,在青山租了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

  2023年9月14日,正在武昌区凤凰山工地干活的陈昊接到武汉办案民警的一个电话,询问他是不是走失人员。听了这话,陈昊心里禁不住一咯噔,因为从小村里就有人指指点点说他是抱养的,而在他的童年记忆中,他曾被人带着沿着铁路一直走,走到了江西。

  按照民警安排,陈昊到中华路派出所采集了血样。几天后,武昌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蔺永康打电话告诉他,经DNA比对,他就是24年前吴学先夫妇丢失的儿子。

  9月25日认亲前,陈昊硬着头皮向养母说了实话。“你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养母说着号啕大哭起来。

  “不管我姓什么,我还是会回来看你的。”陈昊对养母说。那天晚上,与生父陈真响喝酒时,陈昊提了相认的3个条件:他要和养母保持往来;大家不要再提拐卖的事;他不要家里的财产。

  据陈昊的二姐说,陈昊走后,他的养母哭着回了江西老家。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吴学先、陈昊、陈真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记者陈勇 摄

  公安大数据成寻亲利器

  “陈昊能回归原生家庭,既靠吴学先夫妇坚持不懈寻亲24年,也离不开2009年公安部建立全国打拐DNA数据库后各地警方的联手寻找。”2025年2月10日晚8时许,在武昌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记者见到了负责该案的第七任民警蔺永康。他告诉记者,接手该案,武昌警方组织一批又一批民警寻找陈昊下落,但限于当时人流量大、街头监控探头不足,一直找不到线索,“即使这样,我们也从没有放弃。因为我们都知道,每个寻亲案的背后,都有一个被毁掉的家庭”。

  对于吴学先提出的“拐走陈昊的是不是其养父母”这个问题,由于关键人物陈昊的养父已去世,而事发时陈昊仅3岁、记忆缺失,警方目前无法给出确定答案。

  据统计,2024年以来,武汉市公安局成功找回9个当年被拐儿童,帮助9个家庭团圆。

  (长江日报记者陈勇 通讯员王威)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