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管院被撤销登记,警钟为谁而鸣

长江时评 > 100℃

2024-06-26 10:46 来源: 光明网
【字体:

  作者:陈广江

  6月23日,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通告,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管院”)作出撤销登记,引发广泛关注。

  通告显示,中管院存在多种违法行为,其中包括:滥设下属机构,肆意扩大业务范围,大肆销售职业技能培训证书,以及大肆招揽各类“特聘专家”“院士专家”“客座教授”,违规向企业颁发“中国”字头荣誉证书、建立“中国”字头基地、主办“中国”字头论坛会议,违规使用带“中国”字头机构对外宣传报道和进行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在一般人印象中,通过贩卖证书、头衔、荣誉大肆敛财,是一些山寨机构、野鸡组织干的勾当。但事实上,一些正规团体、组织乃至个别事业单位也存在类似乱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劣迹斑斑、声名狼藉的中管院就是一个“反面示范”。

  中管院贩卖证书有多“滥”?2020年12月,《中国经营报》一篇报道称,中管院曾宣称拥有92个二级分支机构(研究所、研究中心),但没人知道确切的名单和数量;有的二级机构可以提供多达400种资格证书,最快几小时就能出证,收费仅在600元-1000元。

  中管院贩卖证书不光“滥”,还很“奇葩”。2021年4月,“熟蛋返生孵小鸡”论文的作者郭萍就曾顶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心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的身份活动。对此,该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称,郭萍是挂名的,“我们是合作关系”。2023年10月,中管院下属机构又被曝出兜售“风水师证”的闹剧。

  一家根正苗红的“中字头”事业单位,竟堕落到这种程度,令人震惊。“严重损害事业单位形象,严重偏离公益属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权益,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中管院的定性恰如其分,被撤销登记完全是咎由自取。

  中管院的一路沉沦,是监管缺失与自律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相关监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其违法乱纪行为,纵容了其长期游走在灰色地带,直至病入膏肓;另一方面,中管院内部管理混乱,利益驱动明显,忽视了作为研究机构应有的社会责任与道德底线。

  这次官方对中管院的处理,不仅是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严厉惩处,也是对其他机构、组织一次深刻警醒:无论涉事机构、组织是什么身份,曾经拥有多么辉煌的历史,只要它背离了初衷,做出了不法之事,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无独有偶,今年4月,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布通告,对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作出撤销登记。通告显示,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也存在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大肆发放多种技能证书牟利等违规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先后被撤销登记的城乡小康发展促进中心和中管院的举办单位,均为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举办单位对此应承担什么责任,有必要厘清。

  警钟长鸣,勿忘教训。一些组织、机构、事业单位应引以为戒、反躬自省,珍惜自身的羽毛,别在利益诱惑下迷失了本性和方向。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