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愿得此身长报国 | 长江时评

长江时评 > 100℃

2025-02-08 12:0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2025年2月6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在武汉与世长辞,享年99岁。

  黄老是真正的国家瑰宝,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今朝离去,举国举城缅怀,这是黄老当得的哀荣。黄老对国家、民族和人民的贡献,终身报国而无怨无悔的精神,将永垂青史,烛照后人。

  1988年3月4日,黄旭华在辽宁葫芦岛与潜艇合影。图源长江日报

  中华民族近100年,是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100年。黄老的一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是民族赤子,经历过民族蒙辱、人民蒙难,毅然弃医从船,誓用热血铸就国之重器,保卫国家。他是共和国脊梁,隐姓埋名大半生,为国家甘做沉默的砥柱。他是置生死于度外的科学家,在深潜实验中,年过花甲而义无反顾,随潜艇深潜至极限。他也是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引路人、培养者,中国核潜艇研制后继有人,他功不可没。

  城市有幸,黄老一生中工作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在武汉。走在武汉大街小巷,抬眼可见黄老大幅宣传照,许多人在照片和简介前驻足。质朴、和蔼的老人像一盏明灯,默默守护着山河安澜,万家灯火。所有人都明白,有了“国之重器”,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就有了更坚实的屏障。

  以身许国,至诚报国,黄老是科学家精神的卓绝代表。人们很难想象,在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技术援助的情况下,以黄旭华为代表的科学家,如何靠着算盘、玩具模型和纸笔设计出核潜艇的;但人人都能想象,隐姓埋名三十多年,甚至连亲生父母也不能知情、不能团聚的人生,是怎样一种深沉而伟大的抉择。黄老平时连外出理发的时间都舍不得挤出来,但他却甘愿将漫长的大半生置于默默无声处,消隐在功名之外——这需要何等博大的胸怀、热烈的追求和坚定的信仰。黄老把一生献给了大海,大海宽阔深沉,在他心里有着比大海更深沉的情感,那就是对祖国炽热的爱。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中国人历来讲“精忠报国”,苟利国家,生死可付,不避祸福。而黄老那一代中国人,对爱国又有着至深至坚的醒悟。黄老成长于民族救亡图存的年代,亲历过山河破碎下人民的痛苦。“以身报国,为国图强”成为他少年时种下的火种,也成为他一生精神世界中永不熄灭的火。他自己曾说,年过九旬,热血不冷。正是这样的大爱,让他从危亡中奋起,于贫弱中图强,在逆境中砥砺,将漫长的无声奋斗踏出铿锵的强国之音。

  黄老留给我们的财富,不只是“国之重器”的大跨步飞跃,更是一个铁骨铮铮的中国人、一个胸怀祖国的科学家永不熄灭的精神之火。在无比接近民族复兴的时代,在中国人昂首挺胸走自己路的时代,我们更加尊敬和感佩黄老。今天,无数中国人正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满腔热血,挺膺前行。

  编辑: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