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抓取“蒜鸟”背后的汉味美学 | 长江评论

长江时评 > 100℃

2025-04-08 11:3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鲁珊

  今年春天,名为“蒜鸟”的城市文创产品,让已经成为国内热门旅游地的武汉更添话题度。

  “蒜鸟”最初来自武汉一位普通市民的抖音创作,经过创意和生产,迅速成为大热IP,萌态的毛绒玩具热销,“武汉和平鸟”成为解压新网红。

  图源长江网

  与安静的樱花、飘香的热干面、巍峨的黄鹤楼比起来,“蒜鸟”太热闹了,既是国内首个以“声音破圈”的城市文创产品,也是武汉方言首次成为互联网热梗——甚至“蒜鸟”都不能算一个产品,而是城市方言、情绪消费、网络传播和文化产业相融合的集合体,它的背后,是值得一探的汉味美学。

  对外地人来说,汉味风物产品很多,而汉味美学尚待挖掘。武汉与武汉人的特点在坊间流传很多,如何提取、凝炼和引导是一个问题。如今,武汉越来越成为高流量城市,“蒜鸟”的出现和出圈,看似偶发,实则必然。有地方色彩的,往往容易成为全网的。武汉文化积淀深厚、城市性格鲜明,城市魅力不断刷新,如此独一无二的汉味本身就是富矿。而从消费特征来说,文化消费、情绪消费、精神消费等品类的消费比衣食等必需品、日用品更具有潮流性,更容易聚焦和出圈,从而形成新的产业类型。有人概括为“审美消费”,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审美消费必然到来。

  “蒜鸟”像一个信号小兵,展开了汉味美学的命题。既然是“美”学,如何取其精华,创新加持,不但是产业所需,也是城市出圈的路径。

  编辑: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