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周炜杰 :博物馆活起来,思政课火起来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3-06-19 20:1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周炜杰 (作者为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的各类博物馆,不仅是中国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思政教育看上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但二者都承担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时代新人的教育使命。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共建“大思政课”体系是当前思政课改革的方向,推动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思政教育结合,具有逻辑的一致性,也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将博物馆教育资源应用于“大思政课”建设,有利于破除传统思政课“坐而论道”的模式桎梏,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打通思政课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应当多开展实践活动,讲“深”思政课。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让思政课讲得深入人心,不光需要教师与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在以博物馆为“第二课堂”的思政课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更加注重运用博物馆提供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革命史的宣讲、红色主题的展览讲解、红色研学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让思政课变为“行走的思政课”。在依托博物馆进行的社会实践中,思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了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了知识的发现者、知识的探索者,在潜移默化的实践中让爱国主义与红色基因深入内心。

  要利用丰富实物,讲“透”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史料和文物是研究和传承历史最生动鲜活、最有说服力的教材。文物本身不会说话,但却最能讲好历史。充分发挥文物“物的能动性”,将博物馆的丰富资源融入教学课程和教材体系,通过“博物”以“博悟”,可提高思政课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让思政课的内容有理有据、让红色历史可追可溯、让红色基因可感可知。历史文物与史料中蕴藏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精神,学生与革命文物建立链接的过程,也是学生“透物见人”“透物见事”“透物见魂”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文物去学历史、学理论,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要运用情景教学,讲“活”思政课。传统思政课以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为主,注重基础理论,学理性较强,但同时也存在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等问题。将思政课堂“搬进”博物馆,可打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壁垒。博物馆丰富多样的主题场景可打造沉浸式体验教育,通过真实的情景互动、多样的主题展览、丰富直观的实体展示,让革命事件不再只是课本中的黑白文字,让革命人物“活”起来,让历史触手可及。这样,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逻辑与情感、讲授与体验能够紧密结合,发挥展览陈列独特叙事优势,让学生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思政课就能“活”起来,更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与革命人物情感共鸣。

  讲好思政课的道理,不仅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政教师的队伍,更需要在方式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大思政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着力第二课堂建设,将思政课搬进博物馆是很好的实践。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依托博物馆的沉浸式场景、丰富的馆藏资源、多元的实践平台进行思政课教学,将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想听爱听愿听、 入耳入脑入心”。各大高校、博物馆应携手打造馆校联动的思政育人机制,探索馆校合作的新模式、新方法,让“历史文物活起来”,让“思政课火起来”,用好博物馆资源,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时代新人。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