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刘鸿畅:新中式 文化自信的一次“寻根之旅”

长江时评 > 求知

2024-06-25 18:1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作者:刘鸿畅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近来,“新中式刺绣穿搭”“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新中式”风格悄然兴起,成为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所喜爱的审美表达与生活方式。

  ■ “新中式”是一种返本开新的审美生活方式

  何谓“新中式”?最早源于对中式现代服饰穿搭的风格形容,用以描述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后逐渐拓展至家居、美妆、餐饮等多个领域,成为一种返本开新的审美生活方式。“新中式”的关键在“新”,要契合现代文明生活;核心是“中”,要反映中国文化传统;结果是“式”,要形成中国特色模式。“新中式”作为一种以今释古的典范,是立足现代社会需求,基于传统文化资源,开创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中式生活美学。它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满足了当代中国人的日常审美需求,彰显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取向与文化气质,也由此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风潮。

  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式”并不等同于“中国风”。“中国风”其实是早期在西方产生的一个风格概念,原是指一种追求中国情调的西方图案或装饰风格。后在此基础上,“中国风”拓展成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蕴含中国元素的艺术形式或生活方式。从“中国风”到“新中式”,是中国人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深刻体现,也折射出了人们对于自我审美审视的回归。

  ■ “新中式”的形成有深刻的经济文化根源

  “新中式”缘何受追捧?这种文化现象和审美旨趣的产生,既有着直接推动原因,其背后也必然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与文化根源。从表层原因看,“新中式”之所以能火出圈,被大众尤其是广大年轻人接纳并喜爱,直接源于“新中式”自身蕴含着足够的美感。不管是加入刺绣、盘扣、水墨等经典中式元素的服装,还是运用提花、扎染、古法花丝等传统技艺的工艺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中式”形成了既符合当代时尚审美标准,又展示传统文化精髓的颇具个性的审美特征,无不彰显着独特的中式美学基因。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新方式,推动了“新中式”的崛起。

  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归因分析,“新中式”是经济与文化交织互动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新中式”的产生自有其特定时代的经济社会条件。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高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的渴盼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蔓延,消费行为也从以前单方面满足主体对物的功能性需求延展至兼顾物的美学意义与文化价值。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坚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使得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从历史回眸中汲取智慧并用以观照现代生活,将传统文化作为表达自我态度的新方式。“新中式”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现实文化消费需求的创新表达,也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当然,除此以外,市场推动、社会认可、媒体宣传、设计多样等因素也推动了“新中式”热潮的形成。

  ■ “新中式”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新中式”是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日益兴起的一个缩影,它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完美结合,也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

  一方面,“新中式”体现了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以“新中式”汉服为例,它合理地保留传统元素,采用民族纹样、中式配色、传统面料等形式,通过具有代表性的造型、工艺传递中华优秀传统艺术,同时更加注重现代审美和日常实用性。“新中式”通过重组流行文化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符号,以高度审美化的方式呈现的“新中式”产品,使得“新中式”风格的产品有内涵却不厚重,有美感但不张扬,赋予了传统文化崭新的精神面貌。

  另一方面,“新中式”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有机结合。传统文化是古代经济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现代经济生活所决定形成的是现代文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因为现代恰恰源自于传统,传统文化仍然能够通过始终未曾断裂的、日用而不觉的生活传统,进入到现代日常生活场域之中。

  ■ 在“新中式”审美中不断增进传统文化认同

  “新中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生活方式,它的流行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与改变。

  培植大众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旨趣。审美体验在人类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反应,更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与表达。“新中式”风潮是人们在理解传统美学基础之上进行的自我表达与创新践行,它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性元素,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创新与弘扬,并润物无声地滋养大众的审美意趣和气质。

  激发大众探索更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新中式”通过激活某些传统元素重新成为某种时尚符号,由此激发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去打开日常审美的新空间,以日用而不觉的文化价值观念实现了古代与现代的关联互通。从而帮助人们重建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促进大众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中华文化传统确立了中国人的根本文化底色,传统文化骨子里的深层价值认同从未改变,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中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写意水墨到梅兰竹菊,从旗袍、中山装到马面裙,“新中式”使人们将文化穿在身上,内化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增强了人民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式”不妨看作文化自信的一次“寻根之旅”。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