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同样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全面深入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以贯之,对此我们要深切注意,牢记心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增进人民福祉,但人民福祉不只是吃穿住行用等方面有没有、好不好。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强烈需求,公平的社会环境、奋斗环境,同样是人民福祉所在。
改革与发展往往并提,抓改革是为了促发展,但发展本身还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实现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改革发展加以解决。但并不是说等经济发展起来了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不是说等“蛋糕”做大了再来分“蛋糕”。而是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过程中把促进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在发展“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不是在发展“之后”。
牢记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应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社会经济活动看,效率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公平主要体现在分配方面。过去我们把效率摆在优先位置,公平成为被“兼顾”的对象。推进改革要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但效率并非至上,公平不是要为效率“让路”,更反对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以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视之,效率和公平应是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
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面镜子,可以用来审视我们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工作。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里就是改革的重点。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动奶酪”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复杂的利益问题,就要站在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想一想人民在期待什么、人民利益如何保障。
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立场,两点之间是路途、过程。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贯穿到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领域、各方面、全过程。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