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清明,让我们共同缅怀抗战先烈

长江时评 > 头条

2025-04-03 09:21 来源: 光明日报
【字体:

  作者:贺江枫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清明之际,各地陆续开展缅怀英烈活动,人们走进抗战遗址、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重温抗战先烈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拜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刻,我们共同缅怀抗战先烈,不仅是对万千民族英雄的纪念与崇敬,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浴血奋战,经过艰苦斗争,以伤亡3500余万人的代价,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中国收回了自甲午战争以来被日本侵占的台湾岛、澎湖列岛等领土,洗刷了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压迫欺凌的屈辱历史,并且重新确立了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在构建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广泛尊敬。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无数舍生忘死的民族英雄,为争取亿万同胞的自由幸福而前仆后继。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以顽强信念树立不朽丰碑,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主义赞歌。

  在抗战烽火中,海内外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凝聚起了坚不可摧的团结力量。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携手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百姓节衣缩食,为支持抗战倾尽所有;西南联大师生以刚毅坚卓为校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办学,在危急存亡关头赓续民族文脉,走出众多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海外华侨为支援祖国积极奔走,响应号召组建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先后有3200余人回到祖国参与抢运工业生产原料等急需物资,其中1800多人牺牲在滇缅公路上。

  值得铭记的,还有那些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为中国民众提供援助的国际友人。面对日军占领南京后的疯狂屠戮,丹麦人辛德贝格主动投入人道主义救助工作,与同事在江南水泥厂建立起难民营,德国人拉贝更是努力组建国际安全区,为20万中国民众提供了安全庇护。为打破日军制空权优势,苏联航空志愿队、美国“飞虎队”都曾在中国上空与日军鏖战,1000多名中美机组人员牺牲在“飞虎队”冒险开辟的驼峰航线上。加拿大医生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华北敌后战场救死扶伤,他身上无私奉献的国际主义精神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砥砺之下,爱国主义深入人心,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一伟大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的历史新征程。今天,我们追忆历史、缅怀先烈,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牢记历史经验和教训,汲取奋斗力量,坚定前行意志。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是我们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放眼神州,今天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早已摆脱了积贫积弱的命运,革命先烈未竟的理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抗日战争作为全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早已深深镌刻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新的历史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编辑:余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