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沟"5年变成景观河 武汉投资45亿改造巡司河
(长江日报 记者杨捷 金涛 通讯员高山)乘坐游船水上徜徉9公里,途中,能上岸“泡”火车酒吧,还能去贝壳剧场看话剧,可“扎”进生态湿地充氧,还可驻足码头垂钓——昨日启动的武昌巡司河整治工程,将在5年后展示城市生态走廊新貌。
巡司河位于武汉市主城区南部,北起武泰闸,南至青菱港,全长9.2公里。是重要的排水明渠,与长江、南湖、汤逊湖、野芷湖连通。规划给它的新定位是“生命的河流,游憩的乐园,城市新名片”。
上世纪50年代,巡司河水质良好。随着经济和城市扩展,市政配套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排入河。此外,巡司河流经数个城中村,农民占用明渠乱搭乱盖,大量垃圾通过地表径流入河,河水变黑发臭,河床淤积。
巡司河综合整治工程计划工期5年,分期实施。将在截污的同时,建设沿线最宽80米的河岸走廊和三大主题公园——武泰闸历史游园、巡司河风情公园和巡司河湿地公园,改建跨河桥梁11座、桥涵1座等。景观建设总面积约151.8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
同步改造相伴巡司河的李纸路,将下穿南环铁路下行线、上跨巡司河、再下穿南环铁路上行线及京南联络线,全长6600米,路宽30米。
昨日启动的一期工程,全长1.53公里,起于七一二研究所中泱桥,止于湖北工学院桥。将清淤,绿化坡岸,改建3座桥,新建位于机场路与武梁路交会处的巡司河风情公园,总投资5.1亿元。
据悉,巡司河是武汉改造的第二条“龙须沟”,上世纪80年代我市将脏臭的黄孝河埋到了地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