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副市长谈遭的哥拒载经历 建言出租车管理
记者体验
北京出租车微笑和省钱服务
昨日上午,记者一行在北京西城区搭乘多辆出租车,亲身体验了北京出租车的服务质量。
诚恳的歉意 上午10时20分许,记者在西直门南小街坐上一辆出租车,车行数米,司机问:“请问你们去哪?”记者回答:“去最近的出租车公司吧。”这位中年司机马上表示歉意,说:“我对这边儿不熟,我的公司在通州。”记者改口去北京市的出租车行政管理部门,不想他连声说对不起,他们的管理单位就是公司,行政管理部门只对口公司,所以连出租车管理部门地点在哪里、名称叫什么,自己一无所知。记者只好下车,这位司机连声道歉后驾车离去。
省钱的诚意 10时45分许,记者在西直门南大街国务院第二招待所门口坐上第二辆出租车。司机一样十分和气,说话面带微笑。得知记者要去出租车公司,他立即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公司在丰台区,离此地相隔很远,并征求记者意见想不想去。当记者问及出租车行政管理部门时,这位司机表示,离此不远的马路对面有一个“管理局”,应该就是这个单位,并且提醒从地下通道过马路,不用坐出租车。随后,记者步行到达后发现是北京市公安交管局,两地相差约300米,若是坐出租车,司机赚个10块钱的起步价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位司机首先想到的是帮乘客省钱。这两位司机从始至终都是面带微笑,没有因生意不成“翻脸”。
微笑的传递 11时09分,记者在西直门外南路国家卫生部门口坐上第三辆出租车。司机赵国强问明地点后表示,可以按记者指定的路线开车。到达目的地,票价10块钱。记者邀请赵国强下车找个地方聊聊,并示意他可以继续打表,赵国强一边婉拒,一边赶紧打好发票。
记者一边攀谈,一边打量车内环境,蓝色的坐垫和洁白的椅套一尘不染。这位29岁的司机问是否闻到异味,得到赞许后,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北京市对出租车管理极为规范,具体到车容车貌和司机仪容,车内不准放烟灰盒及其他杂物,不能有异味,司机衣着、言行不能引起乘客反感。20多分钟的攀谈,赵国强始终面带微笑,他说:“现在竞争激烈,生意不好做,我们给乘客一个好的乘车环境,实际上也是给自己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多一些微笑会使大家心情都舒畅。”
探访经验
司机上岗门槛高,拒载两次直接下岗
“出租车司机不能吃有异味的食物,男司机不准留长头发,女司机不能戴大耳环……”昨日,记者采访北京市交委、出租车公司和司机,发现北京市的出租车管理已经形成了一个极为规范的机制,司机遭投诉甚至会失业。
政府管企业,企业管司机 武汉市的出租车运营管理部门是交委的客运出租车管理处,也就是出租车司机熟悉不过的“客管处”。
北京市交委下面的交通运输管理局内设出租车管理处,该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出租车的数量通常说是“六七万辆”,仅有1千多辆是个体户,其他出租车都分属于全市200多个出租车公司。在运营管理上,出租车管理处管理这些出租车公司,各公司管自己的车辆和司机,司机不知道行政部门名字、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政府部门的现象不足为怪。
入职须考英语和法制等科目 北京银建出租车公司司机赵国强告诉记者,在北京当出租车司机须过几道关。首先必须有高中以上学历,同时驾龄在3年以上。这还不够,从业前还必须经过资格考试。报考人员约考先体检,考试分笔试和“演习”。赵国强介绍,笔试考英语、地理、综合和法制4科。“演习”测试时设置安检、事故等方面的情景,让应考人员实际操作,这个考试旨在从准入上提高司机素质。从业后,除了法规和企业规章的管理,出租车公司还常对司机进行宣教。
司机开车不准打电话 在北京奥运会前,北京市就执行新规,对出租车驾驶员的着装整洁、服务热情、使用文明用语、正确使用计价器、不向车外吐痰、抛废杂物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赵国强告诉记者,出租车司机不能吃味道较为强烈的葱、蒜等食物,以免和乘客说话有异味,男司机不准留长发、胡须,衣着不能怪异,不能穿背心、大裤衩开车,开车时不准打电话。北京的出租车内安装有GPS,手台自愿安装,车内不准吸烟。座位坐垫和椅套必须像对自己衣服一样保持干净,有的司机是每天拿回家清洗,有的司机则是自己掏钱到连锁店更换。
司机拒载两次直接“下课” “打的难”、“拒载”、绕道、不怕投诉等现象在武汉十分常见。拥有5000多台出租车的北京北汽出租车集团一负责人透露,北京市出台了完备的法规,整治这些现象。
北京市交委交通运输管理局有一个执法大队,所有出租车均有投诉电话,除受理投诉,每天还随机检查,触犯法规的由执法大队处罚,并告知出租车公司,而各公司又有自己的规章,通常被投诉的司机会遭到严厉处罚。比如出租车闯红灯、变道,至少罚款100元,绕道的则至少罚200元,同时要向乘客退钱、赔礼道歉。拒载的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直接“下课”。北京的出租车绝大多数为单班,24小时都给司机使用,双班一般由司机约定交班时间,“打的难”的现象并不普遍。
乘客不投诉,执法部门如何知道司机绕道、拒载?赵国强告诉记者,执法大队经常会检查GPS,发现价格相差太多就会进行处罚。拒载司机记入黑名单,现在大多数公司都联网了,计入黑名单的司机就意味着告别这个行业。
市民说法
司机意识自己绕道就不计费
在北京政府机关上班的湖北人黄先生说,在武汉打的,有两个印象:一是在汽车站、火车站、机场附近不好打的,另一个是陌生人打的容易被绕道和乱要价。在北京,有时候也会有绕道或拒载的,但很少,而且很多是司机不熟悉线路原因所致。
去年,初到北京上班的黄先生从北京机场打的去市中心一个亲戚家。由于他对去亲戚家的路线不是很熟悉,司机绕了很大一圈。但当司机意识到自己绕了路的时,赶紧把计费表按了下来,后面的路程没有计费,直至将黄先生送到目的地。“如果计费的话估计要130元,结果只收了100元。”黄先生很受感动。“我觉得,还是政府管理问题。北京这边的的士司机特别怕投诉;你一投诉,处罚也特别狠。”黄先生说。
代表建言
武汉管理出租车
不能靠“一阵风”
针对武汉市出租车服务问题,刘顺妮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武汉市的出租车数量偏少和监管不到位。据介绍,目前武汉市人口接近900万,但出租车仅1.2万辆,跟国内部分同类城市相比偏低。由于出租车数量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打的难、拒载多,进而导致黑车猖獗。“更重要的还是监管问题。”
据悉,目前,武汉市对出租车拒载、绕道等行为已作出严厉的处罚规定:一年内出现一次给予罚款,出现两次停运3至15天,如有3次将取消司机从业资格。接到市民投诉,5天内,出租车公司必须向投诉人反馈调查处理结果。
“规定是很严的,关键是要落实。”刘顺妮认为,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出租车司机才不敢拒载、不愿拒载、不能拒载。同时,出租车公司内部也要加强管理和培训教育,提高出租车司机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老百姓也要尊重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行业是流动窗口行业,出租车司机服务态度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武汉市的城市形象。”刘顺妮说,目前,武汉市正在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整治,但必须要坚持下去,决不能搞一阵风式管理。
责编:张琬婧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