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公共场所将禁烟 江城各界担心禁烟新令成口号
(楚天都市报 记者王昱晔 通讯员胡运海 蔡敏)卫生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明年起,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一消息经各大媒体报道后,引发各方热议。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能让人产生心理、生理依赖的有毒物质。对于“禁烟新令”,广大市民如何看待?公共场所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烟民们如何消除对烟草的依赖、戒掉或改变吸烟习惯?
就以上问题,本报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市民网友
大多表示拥护但没信心
“太好了!”武汉市江汉区某行政办公楼内,工作人员小黄看到“禁烟新令”报道后,拍案叫好。
小黄所在的办公室共有5人,4位男士全部吸烟。自去年6月来此上班,她几乎每天都在烟雾缭绕中工作,并因此患上慢性咽炎。但由于这4人都是小黄的领导,她只得将不满隐藏在心里,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她希望“禁烟新令”能尽快实行并真正落实。
接受采访的多位市民中,大多对“禁烟新令”表示拥护,认为公共场所禁烟能让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也有利于健康。烟民李先生说,他知道吸烟不好,但年轻时因好奇吸上了瘾,5年间3次戒烟失败。“禁烟新令”实行后,朋友、同事之间敬烟少了,他戒烟会相对容易一些。
也有不少烟民叫苦不迭。省直机关一位从事文字工作的熊先生说,在长年写材料的过程中,他已经对香烟产生了深度依赖,平均一天要在办公室抽掉1包半香烟,没有香烟的刺激就没有灵感;已有20年烟龄的蔡先生说,好习惯不是一天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希望“禁烟新令”这道“紧箍咒”不要太紧,“不然会把人憋死。”
“禁烟新令”实行后,真的能实现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吗?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对此普遍信心不足。一家网站的调查数据也显示,59%的网友认为“不能”,34.2%的网友认为“能”,6.8%的网友则选择了“不好说”。
相关单位
按照新令制定奖惩措施
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意味着禁烟行动将涉及各行各业,而医疗卫生系统首当其冲。据武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俊林介绍,武汉市所有的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一半的医疗卫生机构,今年内要建成无烟单位。上月底,该市已经召开“2010年武汉市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无烟单位”项目培训班。
武汉市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创建“无烟单位”。记者看到,办公大楼门前和各楼层都张贴了明显的禁烟标志,并在部分开放空间开辟了吸烟区。据介绍,该中心还设立了“禁烟领导小组”,建立督导巡查队伍,对违规抽烟的本单位工作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对外来办事人员的违规吸烟行为予以劝阻。
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也表示,将按照“禁烟新令”制定配套奖惩措施。
对“禁烟新令”最感头疼的是服务业。光谷一娱乐城老板担心地说,顾客就是上帝,一旦工作人员劝阻那些抽烟的“上帝”,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导致客源流失。
主管部门
武汉5年前就有“禁烟令”
其实,早在2005年底,武汉市政府就修改颁布了《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抽烟暂行规定》,其中规定八类公共场所禁止抽烟:(一)影剧院、歌舞厅、卡拉OK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二)室内体育馆(场)的观众厅和比赛厅;(三)图书馆、档案馆的查阅室,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的展示厅;(四)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室内教学场所,托幼机构的幼儿活动场所;(五)医疗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六)火车、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汽车、轮(渡)船、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旅游船、飞机及其等候室、售票厅;(七)商场、书店、邮政局和金融、证券机构的对外营业场所;(八)宾馆、饭店和各类机关会议室。
记者采访发现,除图书馆、影剧院、高档商场等禁烟工作做得较好以外,在其他公共场所抽烟者仍大有人在,也很少看到工作人员劝阻,“禁烟令”似乎只是一纸空文。
武汉市卫生局爱卫办主任吴风波称,禁烟的执法人员和执法力度均存在不足:公共场所的物业管理人员对抽烟者只能劝阻,但无权处罚;而具备执法权力的卫生监督部门,又没有专门的禁烟人员编制,“没有处罚,对违规抽烟行为就没有有效的约束。”
对明年国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前景,吴风波并不乐观,认为短期内很难实现。他建议,各单位应首先加大对乱抽烟者的处罚力度,逐渐培养烟民“见天抽烟”的习惯;此外,国家也应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的管理力度。
控烟专家
科学戒烟干预亟待加强
中华医学会控烟学会副组长、武汉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张珍祥说,为单位职工提供戒烟指导、帮助抽烟职工科学戒烟,对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十分重要。
据介绍,武汉目前仅有同济医院、武大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少数几家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但接诊的患者很少,如同济医院戒烟门诊开诊13个月,只接待了100多名戒烟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戒烟专家对“明年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持悲观态度。他说,除了执法部门力度不足、“禁烟新令”无配套政策支持外,还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见人敬烟”的烟文化有关,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得了的。它类似于我国的餐饮习惯,“非典”时期曾推行过一段时间的分餐制,“非典”之后就不了了之。
武汉市慢病防治所专家夏江认为,不管明年能否真正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戒烟新令”的发布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增进公众对抽烟危害的认识,唤起抽烟者的戒烟意识。
烟草中的尼古丁是能让人产生心理、生理依赖的有毒物质。对于“禁烟新令”,广大市民如何看待?公共场所将采取哪些措施落实?烟民们如何消除对烟草的依赖、戒掉或改变吸烟习惯?
就以上问题,本报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市民网友
大多表示拥护但没信心
“太好了!”武汉市江汉区某行政办公楼内,工作人员小黄看到“禁烟新令”报道后,拍案叫好。
小黄所在的办公室共有5人,4位男士全部吸烟。自去年6月来此上班,她几乎每天都在烟雾缭绕中工作,并因此患上慢性咽炎。但由于这4人都是小黄的领导,她只得将不满隐藏在心里,既不敢怒也不敢言。她希望“禁烟新令”能尽快实行并真正落实。
接受采访的多位市民中,大多对“禁烟新令”表示拥护,认为公共场所禁烟能让工作环境更加舒适,也有利于健康。烟民李先生说,他知道吸烟不好,但年轻时因好奇吸上了瘾,5年间3次戒烟失败。“禁烟新令”实行后,朋友、同事之间敬烟少了,他戒烟会相对容易一些。
也有不少烟民叫苦不迭。省直机关一位从事文字工作的熊先生说,在长年写材料的过程中,他已经对香烟产生了深度依赖,平均一天要在办公室抽掉1包半香烟,没有香烟的刺激就没有灵感;已有20年烟龄的蔡先生说,好习惯不是一天能养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希望“禁烟新令”这道“紧箍咒”不要太紧,“不然会把人憋死。”
“禁烟新令”实行后,真的能实现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吗?记者采访发现,市民对此普遍信心不足。一家网站的调查数据也显示,59%的网友认为“不能”,34.2%的网友认为“能”,6.8%的网友则选择了“不好说”。
相关单位
按照新令制定奖惩措施
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意味着禁烟行动将涉及各行各业,而医疗卫生系统首当其冲。据武汉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李俊林介绍,武汉市所有的卫生行政部门和至少一半的医疗卫生机构,今年内要建成无烟单位。上月底,该市已经召开“2010年武汉市医疗卫生系统创建无烟单位”项目培训班。
武汉市疾控中心已经开始创建“无烟单位”。记者看到,办公大楼门前和各楼层都张贴了明显的禁烟标志,并在部分开放空间开辟了吸烟区。据介绍,该中心还设立了“禁烟领导小组”,建立督导巡查队伍,对违规抽烟的本单位工作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对外来办事人员的违规吸烟行为予以劝阻。
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也表示,将按照“禁烟新令”制定配套奖惩措施。
对“禁烟新令”最感头疼的是服务业。光谷一娱乐城老板担心地说,顾客就是上帝,一旦工作人员劝阻那些抽烟的“上帝”,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并导致客源流失。
主管部门
武汉5年前就有“禁烟令”
其实,早在2005年底,武汉市政府就修改颁布了《武汉市公共场所禁止抽烟暂行规定》,其中规定八类公共场所禁止抽烟:(一)影剧院、歌舞厅、卡拉OK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室内文化娱乐场所;(二)室内体育馆(场)的观众厅和比赛厅;(三)图书馆、档案馆的查阅室,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馆的展示厅;(四)学校的教室、实验室等室内教学场所,托幼机构的幼儿活动场所;(五)医疗机构的候诊区、诊疗区和病房区;(六)火车、公共汽车、长途汽车、出租汽车、轮(渡)船、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旅游船、飞机及其等候室、售票厅;(七)商场、书店、邮政局和金融、证券机构的对外营业场所;(八)宾馆、饭店和各类机关会议室。
记者采访发现,除图书馆、影剧院、高档商场等禁烟工作做得较好以外,在其他公共场所抽烟者仍大有人在,也很少看到工作人员劝阻,“禁烟令”似乎只是一纸空文。
武汉市卫生局爱卫办主任吴风波称,禁烟的执法人员和执法力度均存在不足:公共场所的物业管理人员对抽烟者只能劝阻,但无权处罚;而具备执法权力的卫生监督部门,又没有专门的禁烟人员编制,“没有处罚,对违规抽烟行为就没有有效的约束。”
对明年国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前景,吴风波并不乐观,认为短期内很难实现。他建议,各单位应首先加大对乱抽烟者的处罚力度,逐渐培养烟民“见天抽烟”的习惯;此外,国家也应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的管理力度。
控烟专家
科学戒烟干预亟待加强
中华医学会控烟学会副组长、武汉同济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张珍祥说,为单位职工提供戒烟指导、帮助抽烟职工科学戒烟,对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十分重要。
据介绍,武汉目前仅有同济医院、武大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少数几家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但接诊的患者很少,如同济医院戒烟门诊开诊13个月,只接待了100多名戒烟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戒烟专家对“明年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持悲观态度。他说,除了执法部门力度不足、“禁烟新令”无配套政策支持外,还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见人敬烟”的烟文化有关,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得了的。它类似于我国的餐饮习惯,“非典”时期曾推行过一段时间的分餐制,“非典”之后就不了了之。
武汉市慢病防治所专家夏江认为,不管明年能否真正实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戒烟新令”的发布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够增进公众对抽烟危害的认识,唤起抽烟者的戒烟意识。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