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持续暴雨 申请房屋维修基金开通"绿色通道"
持续暴雨催生“绿色通道”
统计显示,武汉市从2000年开始征收房屋维修基金,业主缴纳房屋公共维修基金的比例为房款的2%。到去年底,全市共有1700多个住宅项目缴纳了房屋公共维修基金,本息总额已达38亿多元。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业主若要动用维修基金,用于共用设施设备的维护,必须由业主委员会发起,经2/3以上业主投票表决同意,且他们所居住的面积须达到小区建筑面积2/3。业主统一意见后,还需经历申请报告、提交资料、现场勘查、报批、公示、审核,才能最终结算金额。
然而很多时候,房屋的破损与维修“火烧眉毛”,一刻也等不得。于是,去年年底,为防范冰雪灾害,武汉市房产局依据财政部、建设部第165号令《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管理办法》,下达了《关于应对冬季雨雪天气简化商品住宅维修资金使用程序的通知》,通知里,针对冰冻灾害紧急情况造成的房屋严重损坏时规定,只需3至5名维修范围内的业主共同申请,由业主委员会(未成立业委会的,可由社区居委会证明)向区房产局提出使用申请报告即可,手续齐全的情况下,3天资金可到位。
与此同时,维修资金不超过5万元的,可由业委会委托物业公司或施工单位垫资先行施工,待项目竣工验收后再申请结算。
今年7月,暴雨连连,武汉市房产局再次下发针对雨季的维修基金申请“绿色通道”的通知,申请流程与上相同。
“绿色通道”暂处“磨合期”
今年4月,王辰在江汉区安顺佳园小区内购置了一套位于6楼的小户型房。7月初持续暴雨,王辰发现由于楼面渗水,家中墙壁严重剥落。“天气一直不晴,慢慢的,大面积的黑色霉点‘侵蚀’了墙面。”出现同样情况的还有28楼的两家住户。
“能不能用维修基金呢?”上网查询后,王辰得知了这项新政。于是,她和28楼另外两家业主一起,打算筹集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处证明和施工单位的预算报告后,申请维修金。
但当她找到居委会和物业证明并盖章时,两方都称,从未听说这项新政。将王辰提供的文件“学习”了两天后,算是给她盖了章。7月28日,王辰拿着这些资料,找到江汉区房产局,却被告知还需要提供业主房产证复印件和房屋施工合同,并要求提供一个对公账户。于是,王辰不得不又往返几趟。
在搜集齐上述材料后,她却在找账户上犯了难。“找物业吧,物业说只有内部账户,因为内部制度不能公开;找施工方吧,施工的河南省平玉县防水防腐公司说自己只是子公司,没有账户,得找总公司。”
不得已,王小姐只好再重新寻找一个资质良好、拥有工商执照的施工单位重新做预算,并让其提供账户。现在大半月过去了,连申请材料还未备全。“由于许多业委会、物业公司和社区不清楚有‘绿色通道’,导致办理过程缓慢。”
与此同时,汉阳某小区也因持续大雨,墙面大面积渗漏,墙上原有的小裂缝漏成了大裂缝,甚至危及房屋安全,电梯主板也被雨水泡坏。考虑到勘查损毁、申报审批尚需一段时间,为解燃眉之急,该小区决定先垫资修房,再走申请报批流程。
昨日,记者从武汉市住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自从去年底为应对冰雪灾害设立“绿色通道”至今,还尚未批下一笔维修基金,多数业主申请尚在报批状态。
40亿维修基金
为何“睡大觉”
据市房产局提供的数据,截至5月底,全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已达40亿元,但只动用了2000多万元。由于基金动用的程序相当严格和复杂,大量维修基金一直“沉睡”。
对于维修基金为何利用率如此低,市房管局物业处王处长给出了他的看法。
首先是客观原因,我市目前住宅房屋维修的高峰期还没到,不少小区还处于开发商的5年“保修期”内;每个小区,交足维修基金是申请的前提。因此,一旦开发商缴存额度不足,维修基金就无法动用。
由于此前的政策规定,必须有2/3业主签字同意,不同业主考虑到个体利益,很难达成一致。“如顶层渗漏想维修,但住在一楼和二楼的业主觉得此事与己无关,花自己的钱去帮别人修补屋顶太不值得。”加之全市大量小区的业委会运转不正常,基金申报难上加难。
“现在有了这个绿色通道。”在王处长看来,审批程序简化,业主是直接受益者。
房屋专项维修基金,是指住宅楼房的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基金,被称为房子的“养老金”。
今年7月的初持续暴雨,家住江汉区安顺佳园小区的王辰(化名)家中严重漏水,墙体剥落严重。恰逢此时,我市启动了专门针对暴雨等极端天气的维修基金申请“绿色通道”。“这政策像是及时雨啊!”于是,王辰成为江汉区首个申请绿色通道的市民。
然而,因为这项好政策并未进行广泛宣传,尚处在“养在深闺人不识”的状态,许多业主、物业、社区根本不知“绿色通道”的存在。王辰充当了“业务讲解员”,每次都费力地解释这项政策,来回跑了半个多月,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责编:陈珂)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