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武汉民生七大关键词
培育具有世界竞争力
目前,我市新兴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尚未形成支撑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培育形成若干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充分发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和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新兴产业聚集高地;选准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突破口,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
服务业
中心城区“首位经济”
服务业的重点是金融、物流、会展、软件及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物流和会展业,当前发展相对滞后,要在“十二五”率先突破。中心城区要把服务业作为“首位经济”。
对外开放
最具吸引力的承接地
我市要在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武汉打造成中部地区最具吸引力的资本转移承接地。
引进优质资源加快发展。建立政府英文网站和全市统一的中英双语咨询电子服务系统,增加地方广播电视的英语节目,改善外籍人士生活、工作环境,创新城市开放环境。
城市建设
远城区沿轨道开发
考虑到我市“两江交汇、三镇鼎立” 的地理特点,也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大城市规划建设的经验教训,要避免城市建设走“摊大饼”的老路,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建议》提出,中心城区重点沿“两江四岸”开发建设,远城区重点沿轨道交通开发建设,构建“主城+新城组群”、“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交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增设公交专用道和公共停车泊位,完善公交场站配套设施,形成多层次、集约型、一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收入分配
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严格执行并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医疗卫生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疗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whwb/html/2010-12/04/content_4607178.htm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