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血液中心首次开放 市民“4问”无偿献血
咨询1 :街头献血安全么?
家住汉口的王先生说,每次单位组织无偿献血,他和周围的同事都很顾虑,现在感染疾病防不胜防,生怕好心参加“被传染”,献血到底安全么?
聂东航说,市民在街头无偿献血,先做血型和乙肝的检测,采用的都是进口试剂,3分钟出结果,灵敏度很高,合格才能献血。
“献血者安全肯定没问题。”聂东航说,因为从采血第一步的小针头、棉签,到最后的献血袋都是一次性的,用后统一销毁,绝对不会交叉感染,不会给献血者带来不安全因素。
咨询2:献血后身体变虚弱?
华中农业大学的小吴说,每次准备参加无偿献血,父母都会很反对,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影响;上网看帖子,不少人说献完血头昏、虚弱,很容易感冒。
聂东航说,健康人适当量的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健康。献血后组织间液会迅速进入血管,补足血液总量。有些人献血后觉得头晕乏力,多数是紧张的精神因素造成。
聂东航解释,健康人献血后,白细胞、血小板几天内就可代偿,红细胞3个月可恢复正常,从生理学上说,健康人每间隔3个月献一次血完全无碍。
咨询3:无偿献血用血却收费?
来自武昌的张爹爹提出疑问,去年儿媳妇剖腹产住院,手术时大出血,最后输血才顺利做完手术,事后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一袋200毫升的红细胞,价格220元。既然无偿献血,却要高价卖给患者?
“血液本身是无价的。”聂东航说,患者临床用血交纳的费用不是血液本身的价钱,而是用于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成本费用。
聂东航解释,血液采集,血袋就是一笔开支,机采血小板的耗材就更贵。采集到血液后,工作人员要对每个标本进行检验,包括甲肝、乙肝抗原、丙肝抗体、艾滋病、血型、稀有血型、梅毒等7项,每项检查要重复进行2次,血液检查费用又是一笔开支。“血液的保存条件也极其苛刻。”聂东航说,不同成分的环境要求不一样,对保存的设备要求也更高。
咨询4:无偿献血都用到哪里?
在某私企工作的刘先生问,他参加了几年的无偿献血,但发生“血液浇花事件”,我们献血者怎么知道自己献的血确实被用到病人身上?
聂东航称,每位献血者的献血证上都有一个条形码,武汉血液中心会将其输人电脑,给每袋血都配上—张“身份证”。献血者可将条形码输入血液中心网站查询系统,追踪采集、检测、临床运用和销毁等每个环节。
今后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将被定为“血液中心开放日”,市民可前往汉口宝丰一路武汉血液中心参观,了解献血常识,为破解血荒献计献策。
昨日,大学生在志愿者的讲解下参观血细胞分离机。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