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炉前接力战炙烤 武钢高温高产迎“热商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1-08-17 11:36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冯欣楠 通讯员白方 耿佳)昨日早上10时,室外温度“爬”上37℃,在武钢炼铁厂7号高炉,30岁出头的炉前工吴涛涛在炉前坚持了3分钟后,大汗淋漓被同事换下,“炉前温度在60℃以上,我们每年都是在高温夺高产。”

    炼一炉铁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尽管现在自动化程度很高,添加铁矿石等原料全靠设备驱动,但在出铁前和炼铁过程中仍需人工操作,清除铁渣维护出铁口。

    几乎每过一个半小时,头戴安全帽、身穿两层阻燃工作服的吴涛涛就要到炉前,顶着60℃的铁水高温,在3米之外用工具将渣铁凝结物扒开,或者对封闭的铁门吹氧气打开铁门。坚持5分钟左右,会有同伴将他换下,整个过程在15分钟之内完成,需要3-4人接力。

    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15年,吴涛涛是炼铁厂的金牌职工。他透露,越是高温,厂里安排的计划越高,“我们每年都是在高温夺高产,已经习惯了这种考验。”

    盛夏是冶金行业喜欢的季节。据了解,高温能有效降低能耗,并使生产中温度易于控制,且由于原料中的水分少,生产过程更加顺利。温度与能耗之间的关系,有人形象地用烧开水作类比,夏天烧水比冬天容易开。

    通常情况下,7、8、9三个月是武钢高产季节,在年初排产时就是这样计划。按武钢年度计划,今年在青山本部安排的产能是1700万吨,三季度产量明显较高,仅7月份的实际产铁量就达149.06万吨。

    积极利用高温气候,武钢将“热季”变为“热商机”。产量上升质量也在提升,数据显示,今年7月武钢钢材万元损失率比6月下降17.48%,成材率超过93%,比上半年平均水平高出0.5个百分点。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