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牌史上最大变脸 市民直指存在四大问题
昨日,武汉市公交管理办主任金文胜表示,目前武汉市90%的公交线路都存在分线问题,即来回两个方向的线路停靠不同。以前用“去行无”、“回行无”标示,很多市民反映看不懂。如今腰牌上将来回线路经过站点,分成上下两排标注,字体又显小。眼下如何对公交腰牌再更新,公交部门也很犯难。他还表示,站牌更换工作量大,会有失误。市民如果发现有错误,可拨打公交热线电话027—84840555。
主要问题
字体小如绿豆感觉新不如旧
在武汉一些网络论坛上,一幅关于“公交腰牌考眼力”的漫画转载率很高。在这幅漫画上,由于公交车新换的腰牌字体小如绿豆,即使处于静止状态,乘客也看不清楚,不得不拿着望远镜、放大镜去辨认站名。
此次公交站牌启动史上最大变脸,本是为了改掉公交站名与路名不符、定位不清、前后站让人糊涂等毛病,采用了“道路名+站名”的命名方式。记者探访发现,由于新站名字数明显增多,武汉市2000多处搪瓷站牌和7001块车身腰牌上字体小如绿豆,让市民抱怨多多。昨日下午,在解放大道武展站,个头矮小的陈小姐说:“车身腰牌字体都快赶上视力表最下面一排字了,等把鼻子贴上去,费劲看清楚了,车也开走了。现在的车身腰牌还不如原来的醒目。”
网友支招
新腰牌太多留白没必要
在武汉一些论坛上,关于如何解决武汉站牌字体问题的帖子,总处于置顶位置,引来相当多的关注。
去过温州旅游的网友建议,温州的公交站牌分正反面,正面是站名,另在站名下标示所属道路名,反面是地图,类似武汉公交车车内的导乘图,看后很清楚。经常往返深圳的武汉市民陆先生说,能否借鉴深圳的站牌标注方法。例如某条道路上的多个站点都用一种颜色表示,并在站点上方统一标示出道路名。这样公交线路经过的主要道路,很清楚地呈现在市民眼前,也节省了空间,能够使用大字体。
一些市民称,其实新腰牌上留白的位置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显示线路号的位置可以稍微缩小一点,站名之间的间距缩短一点,将字体放大一些,字体的颜色再醒目一些。重新设计之后,应该能解决字体过小的问题。还有一些本地市民建议,不妨把以前的公交腰牌捡回来,乘车先看站牌,有不懂的地方再多动嘴问问司机,总比现在连字都看不清楚要强。
部门回应
站牌如何完善正在考虑中
此前,网上传闻武汉市公交腰牌将再度更新,字体比现在大一倍多。新腰牌上站名减少,去回行都经过的站点用黑色字体标注,去行中独有的站点用红色字体标注,回行中独有的站点用蓝色字体标注。“确实考虑过这种方案,不过实施起来也有问题。”武汉市公交管理办主任金文胜称,由于武汉市来回分线的公交线路占了90%,特别是经过中山大道、胜利街的公交线路,去回行停靠的站点差异很大。一旦用颜色区分,整个腰牌就显得花花绿绿,也会影响能见度。
金文胜说,在杭州等不少城市,公交腰牌上只标注起止点、线路号。武汉市最初出于方便市民的考虑,将途经站点全部标注在腰牌上。不过后来受道路施工、交通管制等多方面影响,公交分线的情况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了“去行无”、“回行无”这样的标记。不过,很多市民包括一些公交司机都反映,搞不清楚何为去行、何为回行。“标去行无、回行无不方便,将停靠站点全标出来又显小,不标站点更会让市民不习惯。”金文胜说,目前20多条不存在分线问题的公交线路将换上新腰牌,并对字体进行放大。至于其它的公交腰牌如何更换,还在考虑中。
一些市民表示,腰牌只是站牌的补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改站牌字体。对此,金文胜称,武汉中心城区的1000多块搪瓷站牌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换新,所以此次没有跟随站名调整而换新站牌。本月20日之前,将对中心城区搪瓷站牌高度降低30厘米,方便市民查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