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武汉,如何将“治庸风暴”引向深入
一件事是大事。
今年6月9日到24日,5场特大暴雨相继降临武汉。因有关部门缺乏有效应对措施,中心城区多次严重渍水,影响民众出行。特别是6月18日暴雨,全市88处渍水,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几乎瘫痪,让武汉市区多处一片汪洋,网民戏称“到武汉去看海”。
按往常,很可能推诿说是天灾,但7月21日,市纪委通报,水务部门被问责,给予武汉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市防汛办主任姜铁兵行政警告处分,另有2位副局级领导被撤职,一名处级干部降职。
一件事是小事。
江岸区法院执行局政委黄丛俊,在9月13日中秋节期间,因自己一贯使用的公共车位被人占用,用车把进出小区的唯一大门堵住达3小时。此事经媒体曝光后的第9天,江岸区法院党组对黄丛俊做出处理决定:免去其江岸区法院执行局政委职务,提请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免去其审判委员会委员职务。同一天,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系统对其予以通报批评。
江岸区法院党组认为,作为一名党员、法官、中层领导干部,黄丛俊的行为既违反了社会道德,又违反了法官职业道德准则。此事反映出黄丛俊公仆意识淡薄、与民争利,损害了法官和法院系统的形象,后果严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严格约束8小时以外的行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这两件事的处理,深得人心。自今年4月6日掀起的“治庸风暴”,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并将依法办事作为公务员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一系列的治庸问责举措,让生活在武汉的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有序、和谐的幸福要义。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法治武汉的大背景下,把“治庸风暴”引向深入,成了专家和市民热议的话题。
(秦前红,市十二届人大常委、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人文管理的角度来讲,开展一项活动,首先要有一个预期目标,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对这个活动进行一个检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这个检测,要来自外部的检测,要来自科学化标准的检测,不能搞自我评价、自我检测。所以,武汉“治庸问责”下一步,也要进行对这个活动过去的做法进行一次检测,查漏补缺。
在检测同时,认真总结过去的成绩,把做得好的制订成制度,从此以后约定俗成执行下去。不能把“治庸问责”当成一项临时工作或临时性活动,活动一结束,就成老样子。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成为一种制度的创新和变迁。下一步要推进问责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大问责力度,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推进治庸问责在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横到边、纵到底,不留死角,确保责任制真正“落地”;跟着问题走,突出重点工作,兑现对市民反映的突出问题的整改承诺,确保优化行政审批流程落实到位。市民是评价的主体,要站在市民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取得令市民满意的实效。
治庸报表
老百姓要看得懂
(万润杰,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系督导老师)
“责”问得准,要把“庸”治得狠,彻底改善武汉的投资环境和社会氛围,就得把问责机制常态化,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 每月公布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等服务单位市民评价报告,设计出科学准确的大众评议表,由第三方权威审计机构审核公布。
二、 市“治庸办”根据报告核实后,对排名最后三位的部门进行公开处罚,对前三名进行表彰。奖优罚劣,就是给老百姓一个看得懂的治庸报表。
三、 建立追究机制:我们除了在执行层面要进行考核外,还要追究在用人体制上的漏洞和不正之风,挖其根源。要连带处罚,比如这个单位的负责人,在提拔和使用过程中是否有裙带关系、是否有买官和卖官的因素才使他走上领导岗位的。这一点很重要,往往通过不正之风的手段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公仆意识淡薄。
要形成
敬业爱岗文化
(余新民,市政协常委、江汉大学教授、科研处处长)
为什么企业的人员能够比较敬业?他们的岗位职责非常明确,有一个明确的上升通道,也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样就可以形成敬业爱岗的文化,尤其是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里面,他们的效率是非常高的。我们公务员群体的上升通道和激励机制,如果不能进一步完善,现在“治庸问责”所取得的成效就难以得到长久保障。
9月2日,企业经营者在市建委办事大厅感受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快捷。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