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南水北调"利弊 汉江防洪水位或降0.3米
长江设计院引水室主任工程师吴泽宇,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对武汉的利弊。
14个分洪民垸或取消
吴泽宇介绍,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丹江口水库将加高,防洪标准将提高为千年一遇,能有效减轻武汉的防洪压力。目前,汉江的防洪设施主要有水库、堤坝、分洪民垸等,然而在历史上,汉江洪水灾害频繁严重。
丹江口水库加高后,汉江两岸14个分洪民垸可以取消,杜家台分洪次数也将减少,武汉防洪水位或将下降0.3米。
汉江“水华”有望解决
汉江部分流域水质为2类,长江则为3类,启动“引江济汉”工程后,长江水质会有改善么?吴泽宇介绍:“汉江中下游水质也是三类,所以引江济汉后,长江水质不会有明显改善。”
近年来汉江和东荆河“水华”频发,有时水体变成深褐色。一个重要原因是枯水期水量不足。吴泽宇告诉记者:“引江济汉干渠通水后,将有至少35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长江水增援汉江,即使在汛后枯水季节,汉江高石碑流量也能达到530立方米每秒,可解决‘水华’问题。”
航运、灌溉或受限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后,汉江中下游水位或平均降低0.5米。
吴泽宇坦言,“南水北调的不利影响,主要将体现在对航运和农业灌溉的影响。由于汉江水量减少、水位降低,流速也会有所下降,对航道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汉江水位下降之后,沿线农田灌溉抽水如何保证也是个问题,特别是汉江西岸农业取水问题,值得重视。”
四大工程减少影响
吴泽宇介绍,为解决航运、灌溉问题,湖北已规划四大工程:
——“引江济汉”。从长江荆州附近引水到汉江潜江附近,以补充潜江兴隆至武汉出口河段的流量,满足该河段灌溉、航运和生态用水需求,同时补充东荆河灌区用水。
——“兴隆枢纽”。在汉江干流建设大坝,坝址右岸位于潜江市,左岸位于天门市,预计可提高汉江水位3-5米,解决航运问题。
——“航道整治”。修建丁坝把江水向江心集中,同时对河道进行疏浚。
——“闸站改造”。对因汉江水位降低后不能正常引水的闸站进行改造,以恢复其农业灌溉、城市供水能力。规划改造14座水闸和20座泵站。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