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交流育儿热心公益 江城有个“爱心妈妈群”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1-11-16 07:27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记者章鸽 实习生熊利)一群通过网络结缘的孩子妈妈,由最初交流育儿经验的“妈妈群”悄然演变成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俱乐部”——“妈咪酷俱乐部”。3年来,众多爱心妈妈通过网络汇集,多次组织0-6岁孩子一起参加的公益活动,“妈咪酷俱乐部”也由此成为江城最具影响的妈妈群。

    据妈妈群元老级成员之一,“蕊蕊妈妈”介绍,“妈咪酷俱乐部”成立于2008年6月,最初是一群全职妈妈、白领妈妈为交换分享育儿经验成立,群倡导“快乐、健康、环保、时尚”的生活理念。

    初期,群成员只有十几个人,随着群里组织换客大会、亲子运动会、妈妈故事会、募捐献爱心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群成员队伍不断壮大,至今已达300余人。

 

 “流动花朵”是妈妈群活动常客

 

感恩节派对上开心的“流动花朵”——农民工子女

 

 (记者章鸽 实习生熊利)“严老师,今年感恩节,我可以带同学一起来跟外教‘IAN’老师做火鸡,推南瓜赛跑么?”昨日下午,老家在湖北宜都的武汉在读学生李宇(化名)特意打电话给严俊,询问今年是否能带同学来参加节日活动。

    严俊还有一个身份是洪山区团委青少年空间的社工,手上有大批需要关爱的贫困孩子、“流动花朵”的资料。在她的倡导下,这些孩子成了“妈咪酷”群里各种游戏、节日PARTY、郊游活动的“常客”。

玉树地震后孩子们在捐赠母婴物资

 

    去年感恩节,在妈妈群的组织下,来自湖北省各地的40多个农民工家庭第一次参加了群里的亲子PARTY。40个来自武汉三镇的农民工家庭来到洪山区团委青少年空间,感受西方感恩文化。柔和的音乐声中,和武汉大学的外教老师一起玩国外感恩节最具经典的赶南瓜游戏、DIY烤火鸡大餐,学唱英文歌,

    孩子们从最初拘谨到后来疯玩成一团,英语较好的“小秋”还鼓起勇气和洋叔叔用英文对话,每个孩子都绽放着快乐的笑脸,和父母度过了一个温馨又难忘的感恩节。

    “这种没有贫富、身份差别的游戏,让儿子十分快乐和新奇。”阳新县在汉打工的“东东”妈妈告诉记者,参加那次活动,本以为是去领爱心捐赠物资的,没想到,没有捐赠仪式,取代的是快乐的游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没有差别的领到感恩节的“礼物”,这样精心的安排,丝毫没有让儿子幼小的心灵感到自卑。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