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千里近若比邻 高铁:让武汉插上风的翅膀
武汉,正成为中国铁路大十字架的中心、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圆心。
(长江日报 记者陈诚)昨日上午,市民吴先生在武汉站登上发往南京的D3074次列车后,拿出笔记本电脑,调整座椅靠背,开始欣赏一部美国科幻电影。
头一天,他就计算好了,3个小时的路程就能看完一部电影。对于经常出差的吴先生来说,坐动车早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而看电影打发旅程的闲时再惬意不过。
吴先生在武汉一家外资企业上班,依稀还记得多年前,他到南京出差搭乘火车的经历:绿皮车厢里,冬如冰窖,夏如火炉;车厢里,经常垃圾遍地,更痛苦的是拥挤与缓慢。自从2007年4月18日,武汉首趟动车组从汉口火车站发往北京后,首次乘坐动车组的吴先生惊讶不已,列车上的设施比飞机还先进,列车员服务像空姐。
这么大的变化,要归功于过去几年武汉市铁路建设的突飞猛进:
2008年,合武客专开通,武汉到合肥 2小时,南京3小时,上海5小时;2009年,武广高铁建成运营,武汉到长沙2小时,广州4小时;2010年9月,武汉到南昌的动车组开行,2小时直达南昌,以武汉为中心,至合肥、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的2小时快速交通圈形成。
目前,京广线、京广客运专线贯通南北,武九线、汉丹线和沪汉蓉客运通道承东启西,衔接北京、广州、上海、成都、九江、襄阳等呈“米”字形的6个线路方向,武汉成为国内特大环形铁路枢纽。
过去五年,武汉火车站、武汉北编组站建成运营,铁路指挥中心、机客车检修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布点我市。武汉成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中心、拥有三个特等火车站的城市之一。目前,武汉跨入“高铁时代”,武汉铁路枢纽辐射全国所有的大中城市,往昔“一日千里”的梦想,在今天已不再是神话。
武汉,正成为中国铁路大十字架的中心、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圆心。
今天,在广州工作的刘小姐将跟同事一道,踏上前往武汉的高铁,享受一次难得的周末假期。
刘小姐7年前毕业于武汉大学,目前在广州的一家媒体从事策划工作。“深秋已近,武大校园满目金黄的银杏,是除了樱花外,最让我怀念的记忆。”刘小姐说,以前没有高铁难得去武汉一次,现在只要想武汉了,4个小时就能去武汉度一个周末。
方便的不只是那些离开武汉的人,还有许多远方的客人和武汉本地人。进入高铁时代,铁路为武汉串起一处处城市群。2小时,可达长沙、合肥、南昌;4小时可达南京、广州、郑州;6个小时,可直抵上海。待明年到北京的高铁建成开通后,5个多小时进京不再是梦想。高速铁路的四通八达,湖北被拉到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圈的门前。
如今,原本遥遥相望的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城市圈连成了同城一体。“千里高铁半日还”,“才饮珠江水、又食武昌鱼”,“午览橘子洲、晚游黄鹤楼”成为沿线居民新的生活方式。大量的高铁旅游团,到武汉看樱花,游东湖,登黄鹤楼,高铁旅游对湖北旅游的拉动效应明显。除了广东游客,港台、东南亚甚至欧美的客人,现在都首选从广东乘坐武广高铁,体验速度带来的便利。武广高铁开通一周年时,仅旅客由既有普通铁路改乘武广高铁这一项所节约的社会时间效益就达到40亿元。
(记者陈诚)
近一段时间,武汉北编组站不断刷新历史纪录。11月13日,货车日吞吐能力由建站初期的1300多节,发展到现在的23539节,增长17倍多。与此同时,武汉铁路局四项货物运输指标同时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武汉北站作为特大型网络编组站,连接南北、横贯东西,承担着全国各地的货车中转解编任务,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大量货车汇集武汉北站,考验着这个特大编组站的整体吞吐能力。
在繁忙的武汉铁路货运的背后,是高铁给武汉带来的巨大商机。
往年春运,京广线为了多开客车运送旅客,铁道部总要大量缩减货车。2010年春运期间,武广高铁为老京广线腾出了货运能力,武汉发往广东的货车,比往年多运送了24 万多吨货物。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线货运能力提升了10%以上,有效满足了长期受限的煤炭、石油、粮食等重点物资及港澳外贸货运的运输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还为沿线三省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势互补提供了低成本的平台,促进了珠三角经济升级转型,有利于鄂湘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敏锐的投资者看准高铁商机,纷纷 “深入”湖南、湖北高铁沿线进行投资布局,催生了沿线投资热潮。
武广高铁开通一年多,就已经带动了千亿元产业的转移,强大的经济辐射作用,直接拉动沿海产业加速向内地进发,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快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记者陈诚)
过去的几年,一大批高速铁路开工并建成,还有大量的铁路工程将福泽更远的未来。目前,武汉周边已经动工多条城市圈城际铁路,将把大武汉画成“一城”。
2009年4月,武汉到咸宁、孝感、黄石、黄冈的4条城际铁路,率先动工。武汉到咸宁、武汉到黄石城际铁路不久将率先建成通车,开行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3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
此外,向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汉宜铁路,即将横穿江汉平原,连接武汉与宜昌。这条铁路于2008年9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是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投资237.6亿元,其中工程静态投资197.6亿元,动车组购置费25亿元。正线全长293.1公里,其中宜昌境内66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铁路建成后,武汉到宜昌,只需要96分钟。
根据规划,至2020年,武汉将形成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九客运专线以及既有京广线、武九线和武康线为骨架的铁路运输网络,衔接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广州、南昌(福州)、上海等六个方向的特大型铁路枢纽格局,开通武汉联系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及黄石、黄冈、咸宁、孝感、潜江、天门等6个武汉城市圈重要城市的城际列车。
责编 吴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