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现老武汉风华 江汉关大钟再唱《威斯敏斯特》
江汉关博物馆陈列展览方案现已初步制订完毕,据方案制订者之一——武汉博物馆研究馆员向元芬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经济贸易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全国商业大都会,作为武汉人引以为豪的这段历史的见证者,江汉关博物馆将侧重于从经济角度来展现近代武汉的城市发展历程。此次将对江汉关大楼修旧如旧,使之成为博物馆最具历史真实性和说服力的第一展品。
据了解,目前全国共有3个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关老建筑,分别位于上海、广州、武汉。其中,武汉江汉关大楼史料价值高,保存完好,该大楼由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1922年动工,1924年落成。大楼占地1400平方米,高约40米。大楼正门上方凿刻有“江汉关”3个大字,气势恢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汉关上的大钟由美国生产,汉口亨达利钟表安装,每日报时,见证了大半个世纪武汉的风雨兼程。博物馆开建后,钟楼将按1924年江汉关大楼落成时的原貌复原,钟楼上的报时大钟、风向仪、瞭望信号台、关旗等,也将遵照历史一一归位,并恢复播放《威斯敏斯特》钟曲。
博物馆内,也将通过各种现代技术,复原1924年民国海关的忙碌场景,报关大厅、税务司室、部分业务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前来报关办事的中外人士,都将得以“重现”。此外,博物馆还将举办基本陈列《艰难的跋涉——武汉城市近代化历程》,综合运用文物、图片、油画、场景复原和多媒体等手段,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武汉近代工商经贸、航运、金融、市政建设、交通、文体、社会风俗等各方面的发展变迁,以及武汉走向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向元芬还透露,江汉关博物馆已从上周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至今已收到市民提供的相关文物十余件,其中1947年江汉关税票较为珍贵。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