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马路孝子精神感召 众大学生街头客串环卫工
刘普林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大二学生,近两年来,为了减轻体弱多病的环卫工母亲的劳动强度,他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回家帮母亲扫街,甘当一名编外环卫工。这一事迹经由本报报道之后,该校学生很受震动。前日,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与洪山区城管局取得联系,表示希望能用课余时间到武汉理工大学附近体验扫街,并在此地成立长期实践基地,洪山区城管局当即表示热烈欢迎,并迅速安排学生们到清扫一队所在的辖区“上岗”。
感受:碎纸片都不能放过,真不容易
洪达巷位于武汉理工大学旁,长约1000米。这条街上有不少早点和餐饮店,尽管扫过一次,但还是时不时会出现新的白色垃圾。同学们穿上环卫警示服,手拿长柄夹子和塑料袋,边走边四处观望。完全没有经验的学生们,开始根本分不清哪些垃圾必须捡。清扫一队的何春梅队长一路给予技术指导:“只要视线范围内可以看见的白色垃圾,哪怕是一块两厘米大的碎纸片,都必须捡起来,否则就会被扣分。”这下,那些沾湿的纸巾、已经干透的热干面、被踩进烂泥的烟头才慢慢进入到学生们的视线。学生戴鹏告诉记者,刚走了半条街,就发现捏夹子的手已经发酸了,“以后,我再也不会随便乱丢垃圾了!因为,我不经意的一次乱丢,就要麻烦环卫工躬一次身。”戴鹏说。
感叹:坚持两年,刘普林真是好样的
扫完洪达巷,学生们又转战到旁边一条僻静的小街。眼见成片的餐巾纸和烟头都跟烂泥混在一起,同学们一阵惊呼:“真是脏啊!为什么要瞎丢呢?”夹子夹不起来的,大家就用手去捡。“原来是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啊!还真不错呢,愿意干这么脏的活!”一名中年男子在旁边观察多时,向学生们竖起了大拇指。学生李亨告诉记者:“被人夸奖真不好意思,因为我们才工作了一会。而跟我们同龄的刘普林,已毫无怨言地日复一日地扫了两年,何况还要清晨起床,比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很多,那才叫好样的!”
感悟:他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学会感恩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郭荣章同学,上周曾到过涵三宫街,亲眼目睹刘普林扫地。他告诉记者,当时他被刘普林扫地的认真劲感动了。以前会觉得大学生扫大街多少有点丢面子,可看到刘普林之后,为自己这种想法深感惭愧,刘普林在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动,感恩母亲的爱。“刘普林就像一面镜子,反衬出我们每一个人的价值观。”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