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重要电子档案厦门备份 首批以珍贵史料为主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3-16 05:10 来源:
【字体:
(长江日报 记者管菁 通讯员罗婷 蒋敏华)如果遭遇地震、火灾等突发灾害,引发档案遗失怎么办?和自己家的电脑一样,做好档案备份很重要。记者昨日从全市档案工作会议上获悉,武汉和厦门今年初完成首批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明年我市还将向厦门移交第二批电子档案数据备份。

    市档案馆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市在厦门市档案馆首批备份都是武汉市档案馆馆藏的电子数据,存放于5盒磁带和1张光盘内,共有目录878万条,以民生档案、武汉历史珍贵档案为主。

    其中,民生档案涉及20个专题,约222万条,包括与市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婚姻、职称、房产、公证、知青等档案。此外,备份的还包括武汉民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之后的重要历史档案,如武汉“2.18”空战爆发档案;清末武汉市区示意图、汉口市区略图(1914年)等记录城市建设发展历程档案;汉明喜来登眼镜店等老字号档案。

    选择民生、武汉历史重要档案进行异地备份,意义重大。市档案局副局长徐辉介绍,民生档案是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老百姓利用婚姻档案办理银行按揭、补办结婚证、房产过户、户口迁移等;利用人事档案核实工龄办理退休手续;利用学籍档案办理就业等手续等。而首批备份的民国档案则对于研究武汉历史、编修地方史志、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等,具有重要的研究、查考价值与凭证作用。

    实行异地备份后,这些档案将被严格保管于厦门档案馆的专用防磁柜内,不得随意提取,一旦我市遭遇地震等重大灾难损毁后,武汉市档案馆将派专人在厦门市档案馆进行数据恢复。徐辉称,武汉与厦门签订的异地备份协议是我市档案首次跨出市域,双方签订的协议共5年,自2009年起实施,两地首批备份完成后,我市还将于明年向厦门移交第二批电子档案数据备份。5年后,双方可以续签协议,也可以另选其他城市进行备份。

    据悉,重大灾害、突发事件都容易造成档案损毁,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使灾区各地档案馆不同程度受损,为此国家档案局提出“加快推进副省级城市以上档案馆建立重要档案异地备份库工作”,要求2012年年底前,完成备份库的建设。按照国家档案馆异地备份需“相距300公里以上,不属同一江河流域、同一电网、同一地震带的地方”为宜,武汉选择了厦门作为异地备份对象。

    机关企事业单位重要电子档案可在市档案馆备份

    记者昨日还获悉,除武汉与厦门异地备份外,我市正在探索电子档案安全备份工作向同城同省的延伸。

  该项探索工作自2011年开始实施,目前武昌区档案馆已将民生等首批电子数据交付湖北利川市档案馆保管,市人大、市政府办公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11家单位部门的电子公文、数字化档案和音频视频档案,也在市档案馆实现备份。

  在上述基础上,今年我市还将建设完善市电子文件(档案)中心,扩大市直机关安全备份范围,本年度各复查换证和新认证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室,可将本单位数字档案和电子文件送交市档案馆安全备份。

  徐辉强调说,在市档案馆备份的重要电子档案,可以是文书、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等,这些备份服务均不收费。

    今年将策划“档案馆公众开放日”活动

    (记者陈诚 通讯员杨谨 蒋敏华)昨日,我市召开地方志编纂工作和档案工作会议,启动2012年卷《武汉年鉴》编纂工作。

    会议透露,我市将挖掘一大批珍贵资料,酝酿推出众多“汉味”文化产品。

    2012年卷《武汉年鉴》预计9月底出版发行。此次年鉴编纂最大亮点是,将突出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相关内容,全面反映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相关情况。另外,还将加大历史资料的挖掘,继续开发百姓系列的相关书籍和文化产品,其中,关于武汉人文历史、古迹建筑的书籍,将成为文化建设、文物保护的重要资料。

    今年我市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活动,有大批档案信息资源正被开发成文化产品。目前,将策划“档案馆公众开放日”活动,市民可实地探访市档案馆;与央视合作的纪录武汉长江大桥的专题片《过江》,正在抓紧拍摄;《历史上的外国驻汉口领事馆》(暂定名)等书籍正在筹备编撰。

    全市档案工作会强调,努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档案服务需求,完善档案馆政府公开信息查阅工作。同时,还要努力推动档案文化建设,在“十二五”期末初步建成数字档案馆。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贾耀斌参会。

责编:李莉莉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