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大学生开手机店创业 经营半年月入过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12-03-19 09:33 来源:
【字体:
(长江网记者 曾伟龙 通讯员 杨丽)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系的一名大三专科生王有博,以销售手机及其配件创业,短短不到半年的创业时间,王有博每月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兴趣引发创业点子

  1990年3月,王有博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他在大学学的专业是建筑工程与技术,而他从小就对电子类产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拆东西,小到电子玩具,大到电视机。

  小学五年级时,一次他把家里的电视机拆了,正当他津津有味地研究其内部结构时,父母回来了,看到满地的零件父亲很生气,在母亲的阻拦下,小小的他才没挨打。后来父亲说只要他能把电视机重新组装好以后能看电视,他就不惩罚王有博。

  那一天起,王有博开始研究电视机,凭着拆玩具的经验和感觉,他把电视机组装好了并且能放出清晰的图像。此后父亲再也没反对他拆东西,“只要你能把东西弄好,喜欢拆就拆”父亲对王有博说。从此王有博爱上了这种拆、装的乐趣。

  刚步入大三时,王有博不想生活再依赖家里,想自己挣钱谋生。大学期间,王有博在街上发传单做兼职“累一天才挣40块钱”。他曾经想过开网店,但是,他向开网店的亲友细了解之后发现,这个领域的后期收益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好,而且竞争十分激烈。

  他思量着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经营一家电子产品的店子,自主创业,既能谋生又能发展兴趣。“只要懂得销售技巧,服务好,态度好,老客户会带来新客源。”他说,于是王有博开始了他的创业计划,并一步步实施。

初生牛犊当起老板

  找门面是开店的第一步。为此王有博专门向系里老师咨询了学校或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学校,他找到一家门面,但是门面所处的地段并不让他满意。

  他又走访了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多所大学。从青山转到关山,他最多一天转过9次车,经常一天只啃一馒头,来往于各大学之间,试图通过这些学校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找到一家满意的门面。

  寻觅近半个月无果,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在武昌南湖地区找到了中意的一家。“旁边的超市会带动这里的客流量,地段比较好,客源会不断增多”王有博高兴地说。

  筹集资金是开店的第二步,他偷偷拿出自己大三的学费、生活费和以往做兼职挣的钱,加上向姐姐借的钱,共计6万余元一起投入了这个20多平方米的店子,而这一切父母并不知情。

  进货是开店的第三步,喜欢挑战的他在网上谈起了生意。他利用安卓网、阿里巴巴等网络资源找货源,在论坛里和供货商取得联系后,再和对方预约时间见面详谈。而对王有博来说,最艰难的部分就是常常一个人在外地跟供货商谈生意,人生地不熟,举步维难。

  一次和深圳的供货商约好见面谈,他只身一人前往深圳。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门了。看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地址,他不知道该上哪一辆公交车该换乘哪次地铁。望着站牌,他左右徘徊,后来他在网上搜到了前往目的地的路线,转了3次公交车,换乘地铁的时却乘错了方向,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不能按时赴约了。

  第三天,他早早提前1个小时到场,对方见他很有诚意,答应与他详谈。“当克服种种困难谈成生意后,再大的苦楚瞬间烟消云散”王有博对自己的创业充满自豪。“他这个人很实在,很有干劲。”他的大学同学王世涛评价道。

  现在王有博独立经营起了自己的店,以销售手机、配件为主,开业第一个月,月收入就过万元,第二个月就把大三学费缴清了,现在他每个月的收入都在近万元以上,对此,父母也十分支持,希望他“闯出一片天地”。

  王有博的大学辅导老师樊勇告诉记者:“他是个很有活力,沟通能力很不错的学生。”对于他的跨专业创业,樊老师认为只要自己喜欢,创业项目不一定要和自己的专业一致。希望这位年轻人坚定信念,克服困难,不断积累经验,打造属于自己的创业天空。

  目前,王有博最大的希望就是找到一个合作伙伴,把店做大,将来开分店。

一周热门